戊戌变法后,张之洞为何安然无恙?他背后有个人,慈禧都头疼

近代史上,维新变法运动是失败了的,谭嗣同等六人英勇就义,史称戊戌六君子。然而当时因变法失败而受牵连的人并不止于此,其中还有不少朝廷官员。

《神医喜来乐》中,虽然是皇亲国戚,可是因为支持变法,靖王爷事后也坐了冷板凳。历史上,身为封疆大吏的湖南巡抚陈宝箴就是一个例子,事后被慈禧罢官。

戊戌变法后,张之洞为何安然无恙?他背后有个人,慈禧都头疼

问题来了,那时候参与变法的官员不在少数,张之洞变法的名气不输陈宝箴,为何陈宝箴被罢官而张之洞安然无恙呢?说起这个,张之洞就得感谢一个人了,此人名为梁鼎芬。

这梁鼎芬何许人也,竟然能让张之洞度过危机?翻开他的简历,我们会发现,这还真不是一般人。

出生于广东,梁鼎芬小时候就父母早亡。寄人篱下,靠着姑姑的抚养长大成人。加上亲朋好友中不乏做官的,读书识字还是不成问题的。而梁鼎芬也因科举取士为自己争了一口气。

18岁的时候考中举人,21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跟着又娶了一位湖南才女。按照现在的是说法,简直就是走上了人生巅峰。可是梁鼎芬是个直性子,认定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中法战争的时候就跟李鸿章杠上了。

戊戌变法后,张之洞为何安然无恙?他背后有个人,慈禧都头疼

那会儿李鸿章是北洋大臣,一味主和,梁鼎芬直接就参了李鸿章一本:你有六大可杀之罪。慈禧太后看到后很生气,直接就一撸到底,连降五级,让梁鼎芬做了一个芝麻小官。

这梁鼎芬脾气一上来,也了不得,干脆辞官不做回老家去了。一生中,像这样得罪慈禧的事儿,梁鼎芬干过不止一回。后来跟着张之洞得了一个二品衔,可是当着慈禧的面儿弹劾庆亲王和袁世凯,又丢了官。

虽然官场上失意,可是梁鼎芬一生作为张之洞最得力的智囊,在近代史上的湖北却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大家都知道,张之洞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为了家国天下也是呕心沥血。维新变法刚开始的时候,在梁鼎芬的帮助下,张之洞结识了康有为,也在湖北开始了维新活动。可是张之洞的变法与康有为的变法有区别,他想的还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路子。这其中,为张之洞担任变法监督的就是梁鼎芬。

戊戌变法后,张之洞为何安然无恙?他背后有个人,慈禧都头疼

在刊行《时务报》的时候,梁鼎芬就全面监工,哪里不合适改哪里。后来光绪和慈禧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为了自保,张之洞决定和维新派划清关系。怎么办呢?梁鼎芬又办了几件漂亮事儿。

他先是把提倡变法的《强学篇》修改易名为忠君爱国、尊经守道的《劝学篇》,专门出书拿给慈禧御览。又将书中忠君卫道部分加以检注,重编成册,以示反对维新。

后来在梁鼎芬的谋划下,张之洞自己还办了一份《正学报》,同维新学说辩论。在得力幕僚梁鼎芬的帮助下,在戊戌政变的风波中,张之洞得以安然无恙。

虽然一介文人,可是梁鼎芬平常喜欢吃鱼翅。每次开宴会,张之洞都会让厨师专门为梁鼎芬准备一大盘。于私,梁鼎芬是得力谋士;于公,梁鼎芬也在湖北干了不少实事儿。

戊戌变法后,张之洞为何安然无恙?他背后有个人,慈禧都头疼

他先后辅佐张之洞创设了武备学堂,农务学堂和湖北师范学堂。派遣吴禄贞等20人赴日本学习军事,在湖北又大力编练新军。虽然目的是为了维护满清统治,可结果却帮了辛亥革命的大忙。

因为梁鼎芬的帮助,张之洞在湖北安然18年,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年张之洞死后,送葬路上,梁鼎芬痛哭失声,响彻云霄。后来他还做过溥仪老师,1919年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