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海底124年!「經遠艦」找到了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搜尋、發現並確認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


在近代史上,深刻影響著我國曆史走向的甲午中日戰爭,已經過去124年。長久以來,大連莊河海域的一艘沉船被認為是甲午海戰中沉沒的“經遠艦”,但一直沒有確鑿的證據予以證實。今天上午,國家文物局證實,這艘沉船就是124年前中彈沉沒的“經遠艦”。

“經遠艦”水下考古成果是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對於近代史、海軍發展史、世界海戰史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本次“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水下考古隊利用多波束等儀器設備採集遺蹟數據,結合潛水探摸,結合地方誌文獻研究,確認了“經遠艦”的準確位置。艦體位於水下12米處的海床上,呈倒扣狀態,主體已被海底淤泥覆蓋。第二階段,水下考古隊在艦體外側進行抽沙作業,逐步揭露出艦體結構,併發掘清理出水文物。

9月15日,考古隊員在海床面以下5米處發現懸掛於艦舷外壁的木質髹金“經遠”艦名字牌,由此確證沉艦即為“經遠艦”。遺址中還發現一塊木牌,清晰書有

“經遠”二字。

沉睡海底124年!“經遠艦”找到了

沉睡海底124年!“經遠艦”找到了



△“經遠”艦名字牌

1894年9月17日爆發的中日甲午大海戰,整整激戰了5個多小時。北洋水師的“經遠艦”在海戰中中彈沉沒,包括管帶林永升在內的200多名將士陣亡,僅16人生還。這艘“經遠艦”由德國伏爾鏗船廠建造,全長82.4米,寬11.99米,裝甲最厚的部分達到了24釐米。


沉睡海底124年!“經遠艦”找到了


銘記歷史,緬懷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