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劇中的山炮和野炮到底是什麼?兩個特徵讓你瞬間明白

山炮和野炮其實是兩種已經有些過時的說法,但是作為一種較為特殊的火炮分類方式現在依舊有不少人這麼稱呼。

山炮,一般指能夠進行山地作戰的輕型榴彈炮。這種榴彈炮的特點有如下幾個:結構簡單,身管較短,總重較輕,口徑中等偏小。

抗日劇中的山炮和野炮到底是什麼?兩個特徵讓你瞬間明白


二戰時山炮最後的時代,這一時代著名的山炮有德國的Le. IG 18,這種名義上為步兵炮的火炮可以進行快速機動,仰角高,火力猛,是德軍步兵曲射火力支援之一。、

抗日劇中的山炮和野炮到底是什麼?兩個特徵讓你瞬間明白


美製M1型75mm山炮,由於沒有炮盾,且身管後段有比較明顯的頂部護蓋,所以從外觀上看非常容易辨別。這種山炮在解放戰爭時期被大量採用。

野炮,一般指野戰炮。野戰炮指在野戰戰場上可進行快速移動的火炮,一般用作師一級前線火力支援,必要時部分火炮也可做中口徑反坦克支援。這種火炮有以下幾個特點:身管較長,仰角比常規加農炮略高,機動能力好,重量不大。

抗日劇中的山炮和野炮到底是什麼?兩個特徵讓你瞬間明白


比較有名的是蘇聯的ZIS-3型76.2mm師屬野戰炮,中國進行仿製生產的叫54式野戰炮。這種火炮性能非常優異,一般由師一級單位分散到各個團、營級戰鬥使用。該炮曲射可以進行火力支援,平射可以用來反坦克。76.2mm火炮可以使用穿甲彈對德軍的四號坦克和虎式、豹式坦克造成不小的威脅。


閱讀 2.3萬 ·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