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9500多人,幹了6年半 建行TOP+到底是個什麼戰略?


投入9500多人,幹了6年半 建行TOP+到底是個什麼戰略?

中國建設銀行

發展金融科技,讚譽之詞大多都被用在互聯網公司身上,而銀行則被“譽為”大象,認為他們市場嗅覺失靈,動作遲緩。

而早在今年4月,中國建設銀行突然宣佈國內第一家無人銀行在上海正式開業時,讓很多對銀行發展金融科技速度慢的看法有了改變。

8月25日,建行的開放銀行管理平臺正式上線,以響應金融科技戰略,構建生態體系,也打開了核心業務對外輸出的大門,B2B2C線上化步子越走越快。

以上這些大動作的順利完成或許要歸於建行在7年前就開始為金融創新轉型做出的TOP+戰略。

為實現這項戰略的順利落地,建行將金融科技技術創新動作聚焦於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甚至還有其他一些尚未商用的技術。

而為了迅速進入金融科技創新快車道,爭取做到國內最佳,國際一流,讓金融科技支撐建行完成轉型升級,建行7年前就啟動了新一代的核心繫統建設,“先後投入了9500多人,幹了6年半。”決心之大,動作之快,也讓長期吐槽銀行科技轉型慢的人刮目相看。

這些戰略是怎麼落地實施的?中國建設銀行信息總監金磐石在2018中國銀行家論壇上做了詳細的闡述。

建行7年前定下的新一代核心系統上推進金融科技的戰略叫TOP+。


投入9500多人,幹了6年半 建行TOP+到底是個什麼戰略?

中國建設銀行推出的無人銀行

T,是科技驅動,以技術和數據作為雙要素,實現雙輪驅動。建行將金融科技技術聚焦於ABCDMIX。其中,A是人工智能,B是區塊鏈,C是雲計算,D是大數據,M是移動互聯,I是物聯網。X是現在還沒有商用的一些技術,如5G和量子計算等。這些是建行實施金融科技戰略主要依賴的技術。

在堅持金融科技的本質是金融的前提下,建設銀行在各業務場景中積極應用或嘗試這些技術。據金磐石介紹,建行將持續探索新技術在銀行業務中的應用,以科技力量驅動金融創新,同時在技術研究方面,建行也會加大投入的力度,積極儲備技術實力,這是TOP+裡的T。

O,是能力開放,踐行開放共享的理念。建行將包括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租賃、保險、基金等集團業務的功能和數據能力以服務的方式,向全社會開放。

今年7月,建設銀行推出了公有云的平臺。該平臺將安心養老、黨群綜合服務等應用功能,頭像識別等安全的服務,以及基礎設施服務全部對外開放,將技術服務推向社會,為同業、客戶、合作伙伴提供服務。

今年8月,建設銀行還推出了開放銀行的平臺。該平臺可以將建行已有的核心金融服務,比如賬戶開立,投資理財,賬戶計算,以標準的SDK、API的方式發佈,為第三方合作伙伴、客戶、總分行提供標準化的接入。

據悉,建行開放銀行的第一批已經實現。按計劃,明年二月份所有的銀行服務功能將對外開放。

P,代表平臺生態。關於客戶營銷,建行主要的經營管理是建生態,建平臺,再讓平臺連平臺,共同構建用戶生態。

傳統的存、貸、匯的金融服務平臺已經跟不上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生活方式的轉變,傳統的金融服務也已經不能夠滿足大眾的要求。

為了金融服務需要嵌入到具體的場景中來服務社會,建設銀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除了構建自己的金融服務平臺以外,還要構建合作伙伴的平臺。

比如,建設銀行打造的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提供給政府機構租賃企業、租客、中介機構、房東等相關主體使用。構建一站式的住房租賃和金融生態圈,將金融服務嵌入到平臺生態的具體場景中,讓金融需求隨時被滿足。

另外,對於已經存在的生態,建行也會將自己優勢的金融服務嵌進去,與合作伙伴形成互利共贏的生態圈,通過平臺生態做到獲客、活客和留客。

+,是培育鼓勵創新和支持創新的文化,支持集團不斷創新,實現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4月18號,建設銀行注資16億成立了建信科技公司,建立了完全市場化的金融科技創新的企業。

按照未來五年的金融科技戰略規劃,建行將建立起高效協同支持創新的科技治理體系以及業務與技術創新研究機制,並會加大科技創新資源的服務,為金融科技戰略的實施提供保障。

建行還將繼續推進金融科技戰略,以創新的金融產品服務,開放的金融平臺,共享平臺,賦能的金融發展模式,提升金融供給的力量,實現穩健經驗和創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