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爲什麼會發福?

中年為什麼會發福?

人到中年,大腹便便。幾乎所有的人,一到人生旅途的中間,彷彿一夜之間,體重就顯著增加,最明顯的是身體的中間,即使是那些可以令人羨慕地大吃大喝而不怕增加分量的天生瘦子,這時候似乎不可避免地也長出了“啤酒肚”、“將軍肚”、“游泳圈”、“備用胎”……裡面裝著的是沉甸甸的脂肪。

人之所以會長胖,根本原因是攝入的能量多於消耗的能量,多餘的能量就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而人到了中年,身體發生了變化,代謝率自然地緩慢下來,使得身體的能量消耗減少。另一個變化是,從大約30歲起,人的肌肉量開始喪失。肌肉量喪失的一個原因是生長激素的分泌顯著減少,而生長激素對促進、維持肌肉的發達至關重要。另一個原因是人們到中年後生活習慣發生變化,運動少了,肌肉缺乏鍛鍊,也會自然地萎縮。肌肉運動是很耗費能量的(即使在你安靜的時候,肌肉也在耗費能量),肌肉量少了,也就意味著身體的能量消耗少了。而運動量少,本身就減少了能量消耗。所以,人到中年時,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身體的能量消耗明顯少了,但是飲食習慣通常並沒有明顯改變,飯量還和以前差不多甚至吃得更多,多吃的那些飯就變成了脂肪。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支柱,也是工作的主力,生活和工作壓力都大。人經常處於緊張狀態。我們面臨壓力時,身體會大量地分泌皮質激素,讓我們專心致志地應對危險。這時與應對危險無關的其他功能都被抑制,人是不會想要吃飯的。但是一旦危險暫時解除,人放鬆下來,身體本能的反應卻是胃口大開,要儘量地多吃,為應對下一次的危險儘量地多儲存能量。此時皮質激素反過來會刺激神經系統分泌刺激食慾的神經遞質,並抑制那些能讓人覺得吃飽了的激素。結果是吃多了。

人到中年後,性激素的分泌也少了。這對女性的影響更明顯。男性雄激素的減少是逐漸的,女性雌激素的減少卻是戲劇性的。在45~50歲的時候,女性開始進入絕經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大幅度減少。脂肪細胞本身也會生產一些雌激素(從雄激素轉化來的。女性體內也有一定量的雄激素)。身體從卵巢那裡要不到足夠的雌激素,就想從脂肪細胞那裡找補,想要留住更多的脂肪,捨不得讓脂肪燒掉。

在絕經期之前,女性體內如果有多餘能量轉化成脂肪,大多是存在臀部、髖部,出現豐腴女性特有的梨子形狀體型。這可能是在為生育做能量儲備。但是到絕經期後,已不用擔心生育了,脂肪存放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和男性一樣,存在了腹部,變成了蘋果體型。這時候即使體重沒有發生變化,體型也變了。而且腹部的脂肪和身體其他地方的脂肪還不太一樣。身體其他地方的脂肪在皮膚下面,叫做皮下脂肪,那是我們能用手捏起來的“肥肉”。而腹部的脂肪除了皮下脂肪,還有包圍著內臟器官的脂肪,叫內臟脂肪,那不是我們能在體外摸到的。

內臟脂肪比皮下脂肪更令人擔憂。它們不僅讓人大腹便便影響美觀,而且還危害健康。內臟脂肪比皮下脂肪的代謝更活躍,而且它們的代謝產物進入門靜脈循環,被血液帶到了肝臟。這樣,內臟脂肪就把很多脂肪酸送給了肝臟,同時也送給了心臟、腎臟、胰腺和其他器官。脂肪酸在這些器官堆積,影響了它們的功能。現在已經知道,內臟脂肪過多,與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癌症和艾滋海默症等多種疾病都有關係。

怎麼知道內臟脂肪過多呢?簡單的辦法是量腰圍。在腹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用皮尺量出最大的腰圍。如果男人超過94釐米,女人超過80釐米,患上述疾病的風險會比較高。如果男人超過102釐米,女人超過88釐米,那就是高危了。如果你的腰圍比較細,也未必就健康,還要再看看腰髖比。量完腰圍後再量髖圍,如果二者的比例男人超過0.95,女人超過0.85,仍說明是脂肪分佈不正常的“蘋果”。

誰都知道要減肥就要少吃多運動,管住嘴邁開腿。有人為了儘快讓體重減下來,就去絕食,大幅度地減少食物的攝入。這種做法是很難持續的,而且在這種情況下,身體會以為遇到了饑荒,將會本能地進入備荒狀態,代謝速度會減慢,會盡可能地存儲脂肪。等到食量又逐漸上升後,身體反而有了更多的脂肪。正確的做法是適當地控制飲食的量(每天要比年輕時少攝入200大卡左右),更重要的是飲食要均衡、健康,以水果、蔬菜、全谷、低脂奶製品、瘦肉、魚、雞蛋、堅果為主,避免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含糖飲料。“啤酒肚”不是因為喝啤酒引起的,但是不管喝什麼酒,酒精攝入過多,都能增加脂肪。

有人試圖通過做仰臥起坐、揉捏腹部等所謂“腹部減肥操”定點鍛鍊腹部來減少腹部脂肪,這是不可能的。鍛鍊腹部只會讓腹部的肌肉變得更發達,卻不能特定地消除那裡的脂肪。腹內脂肪沒有消除,腹部肌肉發達了反而顯得更胖。能否消除脂肪,取決於運動量的多少,和鍛鍊的部位沒有關係。市場上還有一些號稱專門用於消除小肚子的產品,也全都是騙人的。幸運的是,要消除小肚子其實也沒有那麼難。一旦身體消耗的能量超過了攝入的能量,開始燃燒脂肪時,最活躍的內臟脂肪就會是最早被燒掉的。

2012.7.18

(收入《科舟求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