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渐行渐远的“铁饭碗”,乡村教师再也不用为编制担心去留问题

高校取消编制,中小学校编制保留,编制是对教师的关怀还是束缚

事业单位编制的改革,拉开序幕已久。只是还在试点当中,并未全面实施。编制的逐渐取消,如果取消编制,那么被取消编制的事业单位人员都将是聘用制,也就是所谓的“合同工”,“铁饭碗”将会渐行渐远。

教师渐行渐远的“铁饭碗”,乡村教师再也不用为编制担心去留问题

取消编制是一个改革的方向。作为教师,也是对编制和工资格外的关注。教师只是众多事业单位中的一员。究竟如何改革,真实的情况如何,对我们广大教师产生什么影响,这还是要看自己是那个阶段的教师(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早在2016年7月22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将对全国233万余在编高校教职工进行实名统计并收回编制,未来将会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

教师渐行渐远的“铁饭碗”,乡村教师再也不用为编制担心去留问题

教师作为事业编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很大比重),因为其岗位的特殊性。关于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教师的队伍建设也备受教育部门的重视,从社会地位、福利待遇、乡镇补贴等方面的提高和实施都说明了上级部门对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关怀。

教师渐行渐远的“铁饭碗”,乡村教师再也不用为编制担心去留问题

诚然,改革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因为高校和公立医院是差额拨款,而其他教师(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是财政全额拨款。受编制影响较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中小学工作,大部分都是教师岗位,少部分是工勤岗位(学校的水电工、通讯员、宿舍管理员等),当然这部分人员是最先被取消编制的。

不过对于中小学校而言,特别是乡村教师,工资不高,广大一线教师的一颗教育心(也就是情怀)再加上一个编制,让人对教师岗位有很强的归属感。也许最后剩下编制的也就只有中小学教师了。

教师渐行渐远的“铁饭碗”,乡村教师再也不用为编制担心去留问题

《意见》指出: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国家对基础教育是非常重视的,稳定的基础教育才更有利于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稳定的中小学队伍才能有稳定的基础教育。

教师渐行渐远的“铁饭碗”,乡村教师再也不用为编制担心去留问题

任何行业都不应该有所谓的“铁饭碗”,当然教育行业是百年大计,高校取消编制了,大家觉得中小学应该取消编制吗?有编制是对老师的一种关怀还是一种束缚?大家一起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