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山区孩子的教育,广州90后女大学生毅然放弃“铁饭碗”

她,面对银行金融行业伸出的橄榄枝却毅然拒绝

她,却再次拒绝了大家趋之若鹜的政府职员一职

她,本应有机会脱离土生土长的粤北山区踏入大城市

她,两度拒绝铁饭碗,究竟在寻觅着什么?

本期的主人公是来自中学家族的鲍丛婷,一个从小生活在清远连州山区的浙江妹纸, 08年高考通过自己十二年寒窗苦读,走出大山考上了广东金融学院(广州)。

从此她迈进新的人生,走进城市的大学。剧情的发展本应是:大学毕业后,像其他同乡那样留在大城市追求更好的生活,可是,她却做出了不一样的决定。

·【进城:求学】·

那年夏天,我怀揣着对大学的憧憬, 带着一生的梦想与情怀上路了。

为了山区孩子的教育,广州90后女大学生毅然放弃“铁饭碗”

那时候的我,向往连州以外的城市,对大学的一切,对城市绚丽多彩的生活,充满了新鲜感、充满了好奇,期待着在此大展拳脚。

为了山区孩子的教育,广州90后女大学生毅然放弃“铁饭碗”

在大学,我认识了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感受着不同地域的文化,这里有家乡没有的繁华,以及无数展示才能的机会。感谢大学开阔了我的眼界,但是也正是这个时期让我看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为了山区孩子的教育,广州90后女大学生毅然放弃“铁饭碗”

虽然我们同读一个学校同一专业,但是资质参差不齐。班上有位广州本地的同学,入学后学得很是吃力,经常挑灯夜战,但还是经常处于挂科边缘。我有次忍不住问她“当时你是怎么考上本科的?”她当时尴尬而又侥幸地说“高考考的刚好都是老师押中的题!”

在平时,与从小在大城市接受教育的大学同学聊天时,我惊讶于他们可以拥有如此优越的教育设施、资源,还包括了在一些学习的方法和细节上,是如此的细致。但是,那句“考试押题”的话,更多地是令我感觉到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教育信息的封闭和滞后,让我痛切地感受到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使得高考在一些人心中不再是百分百公平竞争的考试,因为有些人因为获得了好的教育资源,事半功倍,而在山区的努力奋斗的孩子们却是事倍功半。

我们的学习要付出更多努力、不断试错才能领悟到真谛,但是大城市的学生却有更好的师资和更多的教育信息,更多的加分机会的加持,决定了他们在高考时能走更多捷径。

我们山区的学生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我们没有捷径可走,

我们没有参加全国各种比赛的机会,

更没有名师押题,

我们也只有自己的一腔热血,寒窗苦读,

通过这场不太公平但又唯一公平的高考,改变自己的人生。

为了山区孩子的教育,广州90后女大学生毅然放弃“铁饭碗”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也改变了我人生的一些轨迹。

·【返乡:建设】·

两度任性拒绝“铁饭碗”

大学求学的四年时光一晃而过,我也站在了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职业选择。当时我很顺利地收到一家银行的offer,但是我却拒绝他们抛出的橄榄枝。当时有徘徊过,但是就是觉得金融业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行业,所以“任性”地拒绝了。

拒绝了银行的offer后,我当上了一名政府职员。但是后来我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辞职了。可能大家觉得我犯傻了居然两度舍弃“铁饭碗”,觉得我职业跨度未免太大了吧……对我的举动非常不解!

当时,迷茫的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这真的是我想要从事的行业吗?那哪一个才是我自己真正想做并且喜欢的职业?”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是含糊不定的。直到那一刻,沉睡的它被唤醒,我才清楚的意识到我们“任性地”拒绝铁饭碗,冥冥中是为了迎接它的到来。

原来,并不是无能为力

后来,受一个朋友的启发,我找到那份曾让我苦苦寻觅的有价值有挑战性的事业。这个朋友,平时热爱考各种证提升自己,其中一个就是教师资格证。她说这样不仅职业上有更多选择余地,还能有利于后代的教育。

听到这句话后,我感觉自己已然空洞的心又重新燃起来了。原来非师范生也有机会当上老师!而当年那位因为押题而轻松考上大学的同学,我至今未曾忘记,原来现实并不是无能为力,我还有机会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贡献我的微薄之力。

所以,为了下一代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必须先自己努力起来,成为一名及格的教师。人生快到而立之年了,我想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可以成功转型做自己真正想做并且喜欢的职业。所以,在朋友介绍下,我选择了尚德,让我在这条通往教师的路上能走得更加顺利。

用实际行动守护山里娃的梦想

山区的孩子他们想学好英语,却没有好的语法老师;想学信息技术,却没有这样的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他们的教学条件,师资配备,远远比不上大城市。

在我备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我已开启了我的山区“教师”之路。

一边备考,我选择一边做兼职老师,免费为他们补习英语。我想通过这短短的补习课,把我知道的和我的学习经验分享给他们,能够对他们有用,我觉得我的价值就体现了。

因为我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并且目前我只是本科非师范的学历,所以,为了下一代能更好地成长,我打算在以后再考一个英语教师资格证,在未来,我还得去考教育学的研究生,去进修,去完善自己。

自己走出连州山区,再回到连州,带着「外面的世界」回去,用自己所学的去教他们,这应该是我去外地学习最大的意义。

谈到愿望,本期的主人公告诉小编:在教师求职路上,我终极目标是做一位线上的教育工作者。听到她的愿望后,小编臆测:原来她又是一个想借助山区老师当跳板的而已。但是得知缘由后,小编为一开始的妄加定断深感羞愧。

未来:做一名线上教育者!

我深受尚德在线教育模式的启发:即使山区的学生离教学资源的本体遥不可及,但是,通过互联网,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我最终的职业愿望是成为一名线上教育工作者。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将自己的知识传播给更多学子,而不再是局促在一间教室中。

致那些跟我一样,是宝妈考生的你

你的时间颗粒度是多少?

一起考试的同学,基本上都要同时兼顾家庭、工作,那么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真的非常重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时间颗粒的概念,意思就是,一个人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越是成功人士,其时间颗粒度越低、越小。比如,王健林一天24小时飞四个国家,他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

大家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几分钟,其实根据老师的教学PPT的知识点进行划分,十分钟,大概就是一个知识点的量。比如我会趁午休的时候,刷十分钟的题;趁孩子睡觉的时候,看十分钟的重播。积小成大,最终就会汇集成一个庞大的知识结构体系。

学习的力量,受益者不仅仅是你

或许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对于“再教育”还处于观望状态,担忧于自己的求学深造会无暇顾及自己小孩的教育……其实,我们做父母的经常会出现一个误区,觉得孩子现在还小,还需要我们。但是小孩不需要baby-sitter一样的我们,更需要懂得放手、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家庭教育。

在备考学习这段时间,我不仅养成了每天坚持看书打卡学习的习惯,小孩也潜移默化地被影响。虽然他现在只有2岁半,但是他也逐渐养成每天看书学习、规划时间的习惯。

董卿说过“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只要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就可以了。”一个母亲的责任,不应止于给孩子关爱,还应成为孩子的榜样,给孩子以激励,让孩子去尊重,去欣赏,去努力。

2013年,刚从广东金融学院毕业的丛婷曾经徘徊过, 是留在机会更多的城市还是回到大山?最终,丛婷放不下对大山眷恋,怀抱着回报家乡的初心,希望回到大山当了一名山区教师,成为那一颗社会的螺丝钉!

小编钦佩于她最后的选择时,丛婷谦虚道:

说实话,通过我一个人的力量要改变这种现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是,好老师能多一个是一个吧,大家都拼命的往大城市挤,也需要有部分人能够回到自己出来的地方,做一个社会的螺丝钉吧。人生不一定是追求大富大贵才算成功,平淡的生活能够过得温馨快乐也是成功的一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