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教师“铁饭碗”,工资将不再与职称挂钩?

取消教师编制的话题一直是最近的热点,打破“铁饭碗”的传言在山东变成了现实,新学年开始,济南市高新区正式开启教师编制改革,34所学校上至校长,下到教师,全部取消编制,纳入到济南高新区基础教育集团实行企业化管理。

这34所学校1700名教师的去向由集团统一调整安排。高新教育集团和聘任人员签订合同,期满合同解除,根据考核结果和双方意愿,决定是否续聘或者解聘。无论校长还是老师都是执行一年一聘。校长干不好一样“下岗”。


打破教师“铁饭碗”,工资将不再与职称挂钩?


如果教师职业不再是“铁饭碗”旱涝保收,而教师就会有危机感,混日子肯定行不通,偷奸耍滑更不行。因为学生分数决定教师去留和收入,所以会“优胜劣汰”。

其次我们要说的是,办好一个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仅仅以教师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职称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因为教师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问题。在失衡心理的驱使下,导致师资流失严重,无法跳槽的教师,产生的不良后果将越来越多,于是每次中、高级教师职称评聘,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聘委矛盾重重,给腐败有机可趁。


打破教师“铁饭碗”,工资将不再与职称挂钩?


这样看来,给了更多年轻有能力的老师提供了机会,并不再会因为老师工资低,而离开老师的团队,而是在老师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管怎么样,教育改革的车轮不会停下来,取消教师编制应该是潮流,如果山东这次改革成效显著,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全国推广。


打破教师“铁饭碗”,工资将不再与职称挂钩?


其实小编想说,每个教育的改革都会有一批既得利益者,也会有一批被损害的利益者,但是我们要为教育前进做准备。从大方面来看,取消教师编制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国家精简机构体制“瘦身”的大环境下,无论高校还是中小学,都很有可能渐渐过渡到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但是就目前教师生存状况而言,若要取消教师编制,如何维护好教师利益将成为变革的第一要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