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东北人民怎么对待日本的5000遗孤?外国友人都看不下去了

对于我们来说,抗战打了8年。但是对于东北人民来说,抗战打了14年。

在这14年里,东北人民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和压迫,整日生活在黑暗之中。可以说,他们与日本侵略者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但是在日本战败后,东北人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人性的伟大、中国人的伟大!

1945年,东北人民怎么对待日本的5000遗孤?外国友人都看不下去了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抢占了中国东北地区,为了实行殖民统治,日寇急需将本土民众迁到东北地区,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可是用什么方法呢?很简单!

由于日本常年发动战争,导致国内民不聊生,于是他们就以“东北到处是大豆和粮食”的口号,吸引了一大批怀揣着梦想的日本民众。可是,战争的残酷粉碎了这些人的梦想,1945年日本战败以后,政府自顾不暇,哪有时间管他们?于是这些抱着“发财梦”的日本民众漂洋过海地来到这里,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回去。

1945年,东北人民怎么对待日本的5000遗孤?外国友人都看不下去了

当时,不计其数的日本民众赶到长春,打算从这里坐船回日本。他们没有任何生活来源,只能住在火车站及周围,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在积蓄花完前回到日本。如果光是大人还好,撑一撑就过去了,可是不少日本民众都有了家庭和孩子,那些孩子可经不起这种折磨。为此,不少日本民众采取了极端的处理方式。

为了能安全回到日本,有的父母抛弃了他们的孩子,任他自生自灭;有的父母则直接弄死了孩子,就地埋葬;而那些会汉语的父母则苦苦哀求东北的老百姓,希望能他们能收留自己的孩子。

1945年,东北人民怎么对待日本的5000遗孤?外国友人都看不下去了

面对这种情况,东北人民一开始也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些曾经犯下暴行的敌人,现如今却来乞求自己,想想都让人心酸。然而,战争的残酷并没有泯灭我们中国人的人性,东北人民及时伸出了善良之手,全部接收了那些日本遗孤。

据统计,二战后留下的日本遗孤将近5000名,其中最大的十来岁,最小的仅才几个月。知道也意味着什么吗?五千名遗孤就意味着五千个中国家庭,就意味着一万名中国父母付出了超越血缘和怨恨的心血,把他们一个个抚养成人!

1945年,东北人民怎么对待日本的5000遗孤?外国友人都看不下去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遗孤都长大了,他们大部分人告别了养父母,回到日本寻找亲生父母去了。他们走了,带走了他们的爱人、孩子,也给养父母留下了无尽的悲伤与牵挂。对此,那些养父母对遗孤的离开给予无私的理解,并支持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

事情发展到此,很多外国友人看不下去了,而且十分疑惑。于是他们找到一位中国养父母,进行一次谈话。外国友人问李淑贤母亲:“他们是侵略者啊,连侵略者都不要自己的孩子了,你为什么还要帮助他们?难道你忘记了他们的暴行吗?”

1945年,东北人民怎么对待日本的5000遗孤?外国友人都看不下去了

李淑贤年轻时被日本人击中腹部,失去了生育能力,可是她收留了流落街头的青山百惠,并把她抚养成人,甚至出钱让青山百惠回国寻亲。李淑贤平静说道:“我永远也忘不了他们的暴行,但我是个中国人,还是个母亲。”

也许他们不会明白,但是中国人这三个字足以说明一切。如果我们任那些孩子自生自灭,甚至将他们杀死,那么我们和他们又有什么两样呢?我们因为大爱而放弃小爱,但我们并不会因此放弃当年的伤和痛!参考资料:《母之爱:中国母亲和日本遗孤的故事》《中国养父母历史档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