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傳統印刷企業該如何借力?

印刷業是一個巨大的行業體系,同時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行業體系。中國古代的印刷術發明以來,印刷技術一步步深入生產、生活,並逐漸壯大、發展,最終形成一條的完整產業鏈。中國印刷業是指從事出版物、包裝裝潢印刷品、商業印刷及其他印刷品的印刷經營企業的集合。其與一般工業企業不同的是具有突出的來料加工的性質。具有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雙重屬性,是現代文化信息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

大數據時代,傳統印刷企業該如何借力?

中國印刷產業可分為印刷行業和印刷設備及器材製造行業兩大組成部分,其中印刷行業部分根據應用領域又可分為出版物印刷、包裝及標籤印刷和商業印刷三類,印刷設備及器材製造行業部分也可分為印刷設備製造和油墨等原材料製造兩類:

中國印刷產業可分為兩大類

大數據時代,傳統印刷企業該如何借力?

中國印刷業發展源遠流長

中國印刷行業自復興起步到市場成熟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復興階段(1949~1978年):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1949年10月,第一屆全國新華書店出版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同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在京成立。從此,中國社會主義性質的出版、印刷、發行工作走上了有領導、有計劃發展的道路;1958年,國務院批准於1958年10月成立了中國印刷器材公司.負責組織、促進、推動國產印刷設備和印刷器材的生產。

第二次革命(1979~2001年):1979年8月召開的全國書刊印刷工作會議要求書刊印刷有一個新的發展。隨後中國印刷業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代,中國由此逐步邁向世界印刷大國的行列。1983年,印刷技術改造專項補充列入了"六五"後3年國家計劃,從1986年起正式列入國家"七五"、"八五"、"九五"計劃;1993年,國內99%的報社和95%以上的書刊印刷廠採用了國產照排系統,中國報業和印刷業掀起了一場"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技術革命。

成熟期(2002年~現在):2001年國務院頒佈施行修訂後的《印刷業管理條例》。條例明確了由新聞出版總署對全國印刷行業實行統一監管,結束了中國印刷業延續50多年分散管理的歷史,中國印刷行業開始走向成熟。

大數據時代,傳統印刷企業該如何借力?

印刷行業的市場規模勢必會在下游行業的推動下快速擴大

印刷行業產業鏈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上游主要包括提供印刷生產設備、原材料和其他印刷用品的供應商;中游包括書刊、報紙、包裝、標籤、的各種類型的印刷企業;下游涵蓋各類別的需求端用戶及行業,包括企業,政府,組織和個人消費者。

中國印刷行業產業鏈圖示

大數據時代,傳統印刷企業該如何借力?

從上游原材料行業來看,目前中國已形成充分的市場競爭格局,原材料供給充足,價格穩定性較高。印刷行業對印刷油墨的需求具有批量小、品種多的特點,單一油墨原材料對產品價格影響較小。隨著印刷行業的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環保性油墨取代傳統油墨後可能會增加此類原材料的採購成本。印刷行業屬於典型的下游驅動型行業,在產業鏈條中屬於配套下游行業發展的行業,這種配套地位決定了印刷行業主要依賴於下游需求的特點。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下游食品飲料、捲菸、酒、日化、電器、醫藥等各個細分行業已湧現出一批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部分細分行業集中度已經較高或正在提高。

印刷業是出版業、廣告業以及玩具、食品、化妝品等各種輕工業的支柱產業,最常見的原材料是紙,也經常用金屬、塑料、布和複合材料進行加工。包裝印刷、商業印刷、金融印刷和出版印刷是印刷工業的四大領域。

線上消費及電商平臺的快速增長給印刷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

(1)受益於線上消費的快速增長,包裝印刷領域需求不斷放大

包裝印刷領域屬於印刷行業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由於傳統印刷領域受到了電子印刷的重大沖擊,需求大幅下降,包裝印刷成為行業的新增長點。

根據包裝採用的材料,包裝行業可細分為紙和紙板容器製造、塑料薄膜製造、塑料包裝箱及容器製造、金屬包裝容器製造、玻璃包裝容器製造、軟木製品及其他木製品和塑料加工專業設備製造,其中紙包裝印刷佔比最高達到28.75%。據沙利文統計,2017年中國紙包裝市場規模已達到3,310.87億元。

受益於線上電商的快速發展,物流行業得到快速發展,與之高度相關的紙質包裝行業也得到了穩步發展。

(2)電商平臺出現優化行業配置,從B端用戶向C端用戶滲透

印刷行業電商總體上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綜合服務平臺主要經營理念是整合行業資源,優化資源配置,避免惡性競爭陷入價格戰;一種為印刷企業自營的線上服務平臺,通常採用O2O模式,努力打破印刷行業區域性限制提供多種類個性化服務。

印刷電商具有以下特點

大數據時代,傳統印刷企業該如何借力?

據沙利文統計,在淘寶和天貓上共計有178,427家提供印刷服務的商家,而京東上也有超過81萬件印刷相關商品。在此類綜合服務電商中,提供印刷服務的多為中小型印刷店或工廠,主要面向C端用戶。陽光印網、印貓網、一幅畫、聯合包裝網的入駐商家則主要為企業,主要目的旨在優化行業配置增加行業集中度,從供應鏈端解決行業過度分散及具有明顯區域性等問題。

由於B端用戶的需求受到電子出版物及環保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的衝擊增長正逐步放緩,印刷企業將目標轉向C端用戶,同時建立行業資源整合平臺合理優化行業資源配置將有效驅動行業未來發展。

印刷行業還需提高議價能力及抗風險能力

(1)造紙行業上游集中度高,紙質印刷行業相對分散議價能力弱

造紙行業從2012年到2015年經歷三年的低谷期,這段時間行業中民營企業佔比較高,行業整體的盈利性較差引發的市場自發調節使諸多小企業自然出清。2016年初行業逐漸開始回暖,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造紙行業開始新一輪高景氣,與2006-2007年的需求強勁拉動不同,這一輪的高景氣本質上的核心推動因素在於國家通過環保的手段對整個行業進行的供給側改革。

在國家一系列環保政策的監管壓力下,中小造紙企業將面臨更加高昂的環保成本,相比之下龍頭造紙企業由於具有規模經濟效應,成本端優勢被凸顯。從2018年的環保政策來看,政策的繼續收緊將持續作用於行業供給側改革,有利於龍頭的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

而對於中游印刷行業來說,由於印刷行業本身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且受限於運輸成本具有區域性,行業集中度較低。以紙質包裝為例,截至2017年年底,行業前五的市場佔有率不足10%,與美國等具有成熟印刷產業鏈的國家相差甚遠。國家合計行業總體對上游議價能力較低,成本端承壓。

(2)企業數字化辦公普及、電子出版物市場將對傳統印刷產業產生衝擊

據沙利文統計,2017年新聞出版產業結構中印刷複製佔比仍舊最大達到46.34%,但數字出版和電子出版物出版佔比正逐漸加大並蠶食傳統印刷市場份額。未來在企業數字化辦公普及及電子出版物的衝擊下,傳統印刷產業將受到較大沖擊。

大數據時代,傳統印刷企業該如何借力?

沙利文全球合夥人、全球市場戰略規劃副總裁兼中華區總裁王昕博士指出,在大數據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單一化、純機械化的印刷已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如今社會和經濟的高速變化發掘了人們多樣化的需求,票據印刷、證卡印刷、賬單工資單等可變數據印刷需求量提升。且由於中國近年來對中小微企業的利好政策,中小微企業數量激增,這也促使印刷需求市場更加多元化。與大數據、信息化、智能化的結合,將成為印刷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