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上的管仲,及他远超时代的‘轻重之术’!

浅谈历史上的管仲,及他远超时代的‘轻重之术’!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颍上人,周穆王之后。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我姑姑带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后世奉其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有着‘华夏第一相’之美称。

齐桓公九合诸侯,称霸中原的功业,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得益于管仲的辅佐。

管仲相齐,依托于齐国此前历代君主的治国之策,加以改革,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政治、军事、经济体制。

他将国都或者是直属于齐国国君管辖的区域分为21个乡,3工,3商,15士农,设三官管理,将此外的齐国领土划分为5属,下设县、乡、卒、邑,分别派遣官吏专管。使士、农、工、商各安其职,精确了行政区域的划分,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他将军农合一,战时为军,闲时为农。以国都为例,设有三帅,一帅有五乡,一乡有十连,一连有四里,一里有十轨,一轨有五家。五家世代相居,福祸相同,守则同固,战则同强。

他重视商贸,以商兴国,大开国门引四方商贾;他实行‘官山海’,相地而征,寓税于价,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主张,富民强国;更是将‘轻重之术’巧妙的应用在治国、克敌之上。

浅谈历史上的管仲,及他远超时代的‘轻重之术’!

所谓‘轻重之术’,主要讲的是商品、货币的流通与价格的关系。应用到实际,就是通过调节商品的价格,以达成自己的政治、军事等目的。

举例来说,管仲曾在齐国丰收之年,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收购粮食,并在灾荒之年以相对较高的价格转卖出去。这样一来,即调节了粮食的价格,满足了百姓的生活所需,同时也为齐国换取了足够的财富。

又如齐桓公欲取衡山国,但因此国善于锻造兵器,直接攻取,恐损失较大,殊为不智。管仲先是抬高衡山国兵器的价格,引得诸国争相抢购,致使衡山国人放弃了其他的产业,全都投入到兵器的生产制造中。继而又抬高了粮食的价格,将衡山国的存粮耗尽。最后,在秋收之前,封锁了衡山国与周边各国的商贸往来,迫使衡山国不得不依附于齐国,达成了不战而胜的功效。

再如管仲曾经高价买来一只龟,视为神物,每日以四牛之血祭祀。数年后,齐国欲出兵,管仲以此龟抵换了行军打仗所需的全部军粮。

似管仲这般,能够灵活、熟练的通过操纵商品的价格以达成己方的政治、军事等目的的,纵观其身前身后千百年,未知有也。

另,关于管仲,还有如‘老马识途’、娼寮官营等事迹。正是由于管仲首开娼寮官营之先例,后世特种服务业更是将管仲奉为其‘祖师爷’,如木匠视鲁班一般。

浅谈历史上的管仲,及他远超时代的‘轻重之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