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24時,油價可能上調,油價頻漲,下游企業很「受傷」

◆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10日,由於EIA(美國能源信息署)上調美國原油產量預期,同時下調需求預期,加之美國股市突現暴跌,國際油價大幅回落,WTI跌1.79美元收至73.17美元/桶,布倫特跌1.91美元收至83.09美元/桶。

經濟導報記者從金聯創瞭解到,截至11日(10月第四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81.48美元/桶,變化率5.47%,對應汽柴油價格上調240元/噸。按照“十個工作日原則”,本輪調價窗口為10月19日24時,這可能導致一週後國內成品油價格每升上漲2毛錢左右。受此影響,國內大部分地區92號汽油價格都會超過每升8元的水平。

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建議,應建立更為靈活的成品油消費稅稅率,完善石油暴利稅(石油特別收益金)的徵收和使用機制,適當降低成品油“天花板價”門檻。

“四連漲”將至

“92號汽油從6元時代逼近8元時代,僅僅用了半年左右時間。”濟南一家民營加油站的負責人崔新光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正如崔新光所說,經濟導報記者查詢資料後發現,4月26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後,山東92號汽油的最高零售限價為7.11元/升,而調整前,其最高零售限價為6.91元/升;9月3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後,山東92號汽油最高零售限價為7.83元/升,距8元大關僅一步之遙。

如果按照現在參考原油品種的綜合變化率計算,19日24時,成品油價格將再度上調,摺合每升價格上漲0.2元左右,山東92號汽油的最高零售限價將超過8元/升。

“本次成品油漲價後,百姓出行以及交通運輸業的成本將增加。”崔新光說。

在崔新光加油站外“趴活”的貨車司機許建強對於價格變化深有感觸。“現在加油的成本越來越高。”許建強邊翻看自己的小記錄本邊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5月初他加了40升92號汽油,花費260.4元,摺合6.51元/升(每升優惠0.6元后);7月初加了42升,花費292.32元,摺合6.96元/升(每升優惠0.5元后);9月初加了300塊錢的油,合計41.78升,摺合7.18元/升(每升優惠0.2元后);國慶期間同樣加了300元錢的,合計37.63升,摺合7.63元/升(每升優惠0.2元后)。

“9月份油價三連漲,92號汽油從月初的7.38元/升一直漲到月底的7.83元/升,一升漲了0.45元。”崔新光說。

“11日,柴油批發價創近5年來新高。”山東一家地煉企業的銷售經理張健說,“0號車柴批發價已突破8000元大關,達到8050元/噸;92號汽油的批發均價也突破了9000元/噸大關。”

地煉企業受益

化工產品漲價

“油價飛漲,除了原油價格上漲的原因,更與近幾個月的產銷平衡關係密切。”東營一家煉廠的副總經理周峰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山東地煉企業的開工率在70%左右,庫存佔比也普遍控制在30%以下。”

據瞭解,產銷兩旺的同時,山東地煉企業的生產效益也有所改善。成品油加工毛利已從五六月份每噸虧損300元的水平,提升至現在的每噸盈利600元左右。

原油漲價也帶動了化工產品價格上漲。國際化工巨頭信越、漢高、德山、卡博特等發佈聲明,宣佈從10月1日起上調多類化工產品價格。

然而,山東華康塑料製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呂棟錦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雖然上游原材料價格出現上漲,但他們的產品並沒有漲價。據呂棟錦介紹,他們公司主要生產一些塑料製品,包括注塑衣架、塑料座椅、週轉箱等。在呂棟錦看來,雖然PP(聚丙烯)的價格一直在上漲,但他們並沒有對產品進行提價,“企業在產業鏈終端,能活下去就不錯了,不能漲價,一漲價客戶就跑了。”

市場需要“自動穩定器”機制

周峰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今年一共進行了20次調價,漲跌互抵後,汽油共漲了1265元/噸,柴油共漲了1225元/噸,“這背後不僅僅是原油漲價推動,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和油品的升級也會帶動油價上漲。”

據介紹,2008年,國內汽油消費稅為0.2元/升。2014年末至2015年初,國內成品油消費稅在45天內迎來三次上調,以調控國內的成品油消費。三次上調後,汽油消費稅為1.52元/升,柴油為1.2元/升,並一直維持至今。這也導致成品油使用成本不斷上升。

針對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帶來的成品油漲價,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建議,應建立更為靈活的成品油消費稅稅率。在2014年到2015年國際油價低迷的時候,中國曾多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以調控國內成品油消費。可以將消費稅稅率設計成為適應油價的變動而調整的靈活機制,形成價格的“自動穩定器”機制。如果未來國際油價繼續上漲,可通過下調消費稅來平滑價格上漲衝擊,形成比較穩定的油價預期。

此外,應完善石油暴利稅(石油特別收益金)的徵收和使用機制,適當降低成品油“天花板價”門檻。目前,當原油價格高於65美元/桶時,會對原油開採企業徵收一定稅率的特別收益金,然而,隨著國內石油開採成本的上升,可以適當調高特別收益金徵收門檻。同時,根據成品油的新價格機制,當國際油價高於130美元/桶時,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將不提或少提,即俗稱的“天花板價”。如果未來油價繼續上漲,可以考慮適當放緩成品油的調價速度,以減輕價格上漲的衝擊。需要明確的是,價格補貼只能作為短期手段,為的是避免價格快速上漲對部分行業的衝擊;從長期看,還是要逐步向市場價格迴歸,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作用。

實際上,今年3月初,國家能源局發佈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加快推進油氣體制改革。國家發改委也多次提出,要進一步推動成品油零售市場更加市場化。

對此,中國油品加工及流通產業俱樂部CPEC秘書長、經濟導報特約評論員劉心田表示,隨著原油期貨上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諸多利好政策釋放,成品油價格新一輪機制改革勢在必行,原油期貨的上市也為未來成品油的上市提供參照與借鑑。

“2018年國家稅務總局針對成品油的稅改,可以視為成品油管理又一次全面改革開始的信號。基本可以預期,成品油定價機制有望改革,改革的方向無疑是進一步市場化。”劉心田說,“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首先要考慮終端消費者,新定價機制要破題‘週期區域價格的合理化’。價格最終不應是定出來的,而應該是‘發現’出來的,這樣才能真正被市場尤其是消費者接受認可。”(編輯李師全 陳德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