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跨境貿易行業痛點 中非網爲中小企業帶來福音

“相比於其它大洲,非洲在經濟上發展相對滯後。”中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志剛說道。“正因為經濟發展速度慢,其市場前景就更為可觀。”現在,非洲就像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一樣,需要有資本推動。

自“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中國對非洲的援助從未停止過。在9月3日到4日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我國更是表明將為非洲提供600億美元的貸款。雖然中國對非洲的投入巨大,但獲得的回報也是相對的。

就貿易而言,從2009年開始,中國已經連續9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2017年,中非貿易額達1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自非洲進口約753億美元,同比增長33%,高於當年外貿進口增速17個百分點。其中,水果、海產品、咖啡、棉花進口增長更快,水果增長將近80%,咖啡增長40%左右。

隨著中非關係的發展不斷深入,中非合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從數據可以看出,中非在跨境貿易方面取得驕人的成績。然而,跨境物流和跨境支付等一直是影響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雖然近年來非洲的經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在電子商務領域仍較為落後。

在此契機下,國內首家中非B2B跨境電商網站中非網正式上線。

據悉,中非網已經與海關總署的電子口岸系統對接,可支持全國所有電子口岸報關信息電子數據的交互。國內企業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全國海關係統做到線上報關及電子報關單下載。

同時,中非網還與銀聯國際、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國家級金融機構共同打造線上支付通道,通過貿易主體雙方開設銀聯國際商務卡支付的模式,打破傳統國際貿易的壁壘,將國際貿易支付方式從線下轉移到全線上來完成。

除上述業務之外,中非網還可以提供中文、英文、法文等語言環境,為進出口貿易雙方提供在線簽約、在線支付、在線報關、在線外匯審結等服務。並且,平臺還入駐了法務、物流、保險等第三方服務商,構建了全線上一站式國際貿易服務體系,為客戶減少大量的貿易中間環節,節省大量資金以及時間,實現一般國際貿易電商平臺無法達到的交易效果和效率。

解決跨境貿易行業痛點 中非網為中小企業帶來福音


中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志剛

“現階段,中非網的註冊用戶大概只有幾百家。”侯志剛表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非網還在進行試運營,尚未對所有企業進行開放。預計10月中旬將正式對外開放。”

除了正在試運行的跨境貿易外,中非網與非洲各國的合作,也正在穩步進行。

“目前,我們已經與20多個非洲國家進行聯絡,也進行了一些前期的準備,並與部分國家已經簽訂了相關協議。”侯志剛說道,“此外,我們還在平臺上為非洲設置了‘國家館’功能。該功能主要在於非洲國家或者其它的機構能夠在線上發佈產業合作、投融資信息,或者相關的政策、法律等信息,使我們中國的企業獲得非洲各國的第一手和最快捷的資訊。”

眾所周知,傳統的國際貿易主要是線下運行。而線下運行的問題主要在於週期時間長以及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等。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需要提交報關的業務也越來越多。這兩大問題也勢必影響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對此,中國報關協會會長葛連成曾表示,中國報關協會也正在嘗試通過互聯網等數字新技術,從跨境電商這一實際應用出發,針對制約報關和通關的突出問題制定新的電子解決方案。

那麼,能夠在線報關和清關的中非網的發展,勢必會對中非之間的貿易產生深遠影響。

“中非網就是要解決目前行業所存在的痛點。”侯志剛表示,“從而讓中小企業不管是在時間還是資金運轉週期上都能夠縮小。”

“未來,一旦中非網投入正式的運營,一定會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在B2B的發展。同時,我們也希望中非網在電子商務領域能夠積累更多的經驗,摸索出行業的標準以及一些行業節點的規章制度,從而將來能夠在整個行業中起到一個帶頭的作用。”

當然,中非網未來能夠做的不僅侷限於跨境貿易。

作為連接中非之間的紐帶之一,“中非網在完善國際貿易投資板塊的基礎上,還將開發文化、教育、旅遊、體育板塊。”侯志剛說道,“板塊上線後,將加強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實現各國文化大融合,將全程實現旅遊線路全在線一站式自助服務,真正做到‘一機在手,暢遊世界,無縫地接,安全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