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屈旌:苹果账号被盗,赔偿怎能含糊

评论|屈旌:苹果账号被盗,赔偿怎能含糊

热点热议

近日,全国各地的苹果手机用户频频投诉自己的苹果ID被盗号,绑定的相应支付平台被用于扣款,最高损失达上万元。而在反映问题之后,用户遭遇可谓冰火两重天,有的很快收到退款,有的申请退款被拒。(据央广网10月11日)

受害者的经历大同小异,基本都是苹果账户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充值游戏点券、购买付费应用等,但是,维权时的处境却是大相径庭。苹果公司开始给出的唯一依据就是,系统审核的结果。至于审核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拒赔,全部欠奉。

直到媒体介入后,苹果公司才有个简单的回应,审核拒赔是因为用户不小心泄露了个人信息,或扫描了用于盗取信息的二维码。但问题在于,不少用户都表示,自己并未将账户信息告诉他人,也没有在不信任的设备登录过,被盗刷时所登录的设备,与自己的所在地并不一致,苹果有何证据,判定用户自行泄露信息?

此次盗刷风波中,“免密支付”功能被反复提及,不少用户都是因为不小心对苹果商店开通了免密支付才被钻了空子。而据记者体验,苹果商店在绑定支付协议时,会自动跳转到“同意并开通”免密支付的页面,相关授权说明措辞模糊,很多用户压根不知道自己开通了这个功能。密码本是安全支付的防盗门,但是为了让用户花钱花得更冲动、更爽快,苹果和支付软件联手将这道门给拆了,最后还以此为借口推卸责任,这合理吗?

事发之后,各方人士都出来支招,告诉大家不要用太短的密码,不要轻易同意免密支付,最好开通账户双重认证服务……等一下!这些难道不应该在盗刷之前,由服务提供商做出的提醒和引导吗?虽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打的补丁越多,说明原来的漏洞越大。

集体被盗刷不同于维权个例,而是应被高度重视的安全风险。苹果公司高高在上玩神秘的赔偿方式,不仅伤了很多用户的心,也消耗了社会信任。如今的当务之急,不是让用户玩这种碰运气的“闯关游戏”,而是尽快查明被盗原因,堵住安全漏洞,装上“防盗门”,避免更多用户受害,同时拿出清晰的方案,让用户有合理、透明维权的渠道,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赔不赔不能是苹果的审核系统说了算,而应是事实说了算。

声音

新浪财经:苹果公司完全可以对异地IP 登录等异常行为加一道检验,保护未开启双重验证的消费者,增加盗刷难度。

搜狐科技:在国产手机品牌对用户的迎合的背景下,果粉的热情或许会死于苹果的傲慢态度之下。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屈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