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矯正:歸途,更需潤物無聲……

社區矯正是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重要舉措,社區矯正工作做得怎麼樣,直接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手指在指紋機上多停一會兒,這樣錄入會更有效。”4月13日上午,巴南區司法局龍洲灣司法所,工作人員引導著來報到的社區服刑人員打卡、登記。

“你們跟我一起去紅爐村,到張兵(化名)家裡走訪一趟。”所長周勇查看完電腦上的資料,便叫上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的朱蘭和社工黃小波,準備對入矯重點人員進行走訪。

社區矯正:歸途,更需潤物無聲……

進村瞭解生活情況

9點40分,汽車翻過一座小山,便遠遠聽到聲聲犬吠。“狗兒叫的那裡就是張兵家,他是我們的重點管教人員,我們每月都會到他家裡走訪一次,實地瞭解他的思想動態和生產生活情況。”周勇指著遠處一農房告訴記者。

“周所長,多虧你幫我把汽油的事兒解決了,太麻煩你們了,我一定好好配合你們工作,積極改過自新。”剛來到張兵家,他就主動講起了自己的近況。在社區服刑期間,張兵靠幫周圍鄰里耕地掙錢補貼家用,但因他在服刑期間無法購買到汽油,耕地機幾度停擺。後來,經周勇與派出所反覆溝通,最終為張兵解決了耕地機加油的問題。

社區矯正:歸途,更需潤物無聲……

重樹社區服刑人員信心

朱蘭和黃小波摸出紙和筆,記錄張兵的近期思想動態。按慣例,社區服刑人員的思想彙報應當由自己親手寫好交到司法所,但已69歲的張兵沒上過學,不會寫字。所以黃小波每次到他家裡走訪,都會根據張兵的口述,幫他代筆整理思想彙報。

朱蘭告訴記者,兩年前,因村霸長期欺負兒媳,張兵便與兒子一起對村霸大打出手,致其死亡。張兵被納入社區矯正,兒子被判入獄服刑。事後,張兵對受害人家屬進行賠償,揹負了數萬元債務,兒媳也帶著孫子改嫁,這讓他倍感壓力。剛到司法所進行社區矯正時,他的精神狀態極為消極。

社區矯正:歸途,更需潤物無聲……

解決生產難題

為扭轉張兵消極應矯狀態,讓他能重拾信心,迴歸正途,從2015年9月至今,龍洲灣司法所聯合社區街道、社工組織,從認知技能培訓、法律法規宣教、心理健康輔導、生活經濟幫扶等方面,對他進行長期不間斷的教育矯正、困難幫扶。前不久,所裡還組織工作人員專程安排張兵探監,讓他在監獄裡見到了兒子,這些潤物細無聲的工作,讓張兵內心充滿感激。如今,經過兩年多的溫情幫教,張兵的矯正、生活狀態變得積極主動。

社區矯正:歸途,更需潤物無聲……

入戶掌握思想狀況

向張兵瞭解完情況準備離開時,周勇拍了拍張兵肩膀,鼓勵他一定要對生活有信心,並告訴他司法所會盡力與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幫他在近期再次探監,與兒子見面。

據悉,龍洲灣司法所自2010年開展社區矯正工作以來,嚴格規範社區服刑人員接收報到、監督管理、教育矯正、懲戒處罰等一系列工作流程,並對不同類型的矯正人員,制定不同的矯正方案,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監督管理、教育幫扶。截至目前,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258人,解除矯正203人,未出現一例脫管、漏管以及因監管不到位而重新犯罪情形的發生。

延伸閱讀

龍洲灣司法所的做法,只是巴南區司法局社區矯正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巴南區堅持“制度建設為先、規範執法為要、建構信息體系為基”的工作思路,堅持每季度開展一次全區性執法檢查考評活動,即將建成三級(市、區、鎮街)遠程視頻督察監控系統。

同時,巴南區司法局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積極引導專業社工組織參與社區矯正工作,與重慶理工大學共同開展課題研究,探索出

“採(信息採集)、訪(人員訪談)、評(需求評估)、建(建立方案)、施(實施矯正)、督(督查督導)、反(效果反饋)、歸(迴歸社會、歸納總結)”的社區矯正工作流程,並在實施矯正過程中,採取“勤走訪、會傾聽、多引導、快乾預”的工作方法,針對性地對社區服刑人員加強監督管理、教育幫扶,使絕大多數社區服刑人員順利迴歸社會,成為守法公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