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方学苏,一封家书传递牵挂之情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史称“八一三”事变。日军正面进攻上海受挫,便于11月5日在金山卫强行登陆,直接威胁上海守军侧翼。在枫泾镇这块土地上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抗日阻击战。在悲壮而激烈的战斗中,抗日英雄方学苏为国捐躯,英名永垂史册。

抗日英雄方学苏,一封家书传递牵挂之情

方学苏照片

方学苏 (1907—1937),又名方建新,湖南省新化县人。

抗战爆发后,方学苏任陆军预备11师41团中校团副。部队从湖南开拔前,方学苏给弟弟方强写了封家书:“十一月一日即开上海参战,吾素志已达,此去当与敌一争高下,试看倭奴凶焰到几时,吾兄弟或将从此永别,此无丝毫悲虑,为国家名族争生存之大荣幸”。

抗日英雄方学苏,一封家书传递牵挂之情

方学苏家书照片

抗日英雄方学苏,一封家书传递牵挂之情

当时方学苏的儿子方亚龙才一岁,妻子又怀上了二胎,在这封家书中,方学苏说自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对母子,他希望弟弟能够好好照顾他们。

抗日英雄方学苏,一封家书传递牵挂之情

1937年11月7日,日军两万多人从金山卫登陆,借助飞机坦克长驱直入一路杀到枫泾。这只日军就是后来攻陷南京的主力部队。驻守在枫泾的方学苏和41团全体官兵1400多人浴血奋战同仇敌忾,用落后的武器装备顽强抵抗日军的猛攻,开战不久方学苏就受了轻伤但是他仍旧主动接替身负重伤的团长继续指挥部队直到战死沙场。

抗日英雄方学苏,一封家书传递牵挂之情

抗日英雄方学苏,一封家书传递牵挂之情

金山卫抗日遗址

方学苏的儿子方亚龙说:我父亲认为枫泾是我方战略要地,一旦枫泾失守,浙江西部就非我军所有,岂能受了点伤就后退呢?所以他轻伤不下火线,继续组织部队与日本人血拼一直到最后殉国。

抗日英雄方学苏,一封家书传递牵挂之情

抗日英雄方学苏,一封家书传递牵挂之情

抗日英雄方学苏,一封家书传递牵挂之情

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碉堡

抗日英雄方学苏,一封家书传递牵挂之情

日本军队在上海金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