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两千年》第30期:项羽分封天下,为何反遭各诸侯背叛

前几期我们回顾了楚汉争霸的过程,从中不难看出,项羽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不能打,也不是因为刘邦太强,反而是因天下诸侯均背叛西楚,导致其内无战将、外无援兵,最终败亡。按理来说,天下诸侯为项羽所封,应当对其心存感激才对,为何反而全部背叛呢?我们不妨分析一番。

蛋糕并不好分

项羽分天下看起来豪情万丈,风光无限,实际上暗藏了很多不得已的苦衷,莫为人知。秦国这个共同敌人的消失,导致外部矛盾从此不再存在,义军内部矛盾便成了主要矛盾。因此,项羽即使做得再公平,也不会让所有人满意,这是肯定的。

《华夏两千年》第30期:项羽分封天下,为何反遭各诸侯背叛

项羽与虞姬

而在分封原则上,与其说项羽是按照“军功”来分封的,倒不如说他是按照这些人的实际权力来分封的。原诸侯王手中无兵自然被项羽放到了一边,而将主要利益分给了手握重兵的各国将领们。

看似公平的分封其实并不公平

我们来看看项羽的分封方案。

《华夏两千年》第30期:项羽分封天下,为何反遭各诸侯背叛

项羽分封图

项羽自认灭秦自己功劳居首,于是便自号西楚霸王,封地则为梁地、楚地最为富饶的九郡,占天下四分之一(秦分天下为36郡),建都彭城。而楚将英布、英布的岳父吴苪、义帝的相国共敖等楚军一派得到的好处最大,封地也最广,这自然被其他诸侯所不喜。

而由于自己和许多将领需要分封,在处理有地无功的诸侯王与有功无地的义军将领之间的问题时,项羽采取了对原诸侯进行改封的方式。例如魏王魏豹改封西魏王,赵王赵奢改封代王,燕王韩广改封辽东王,齐王田市改封胶东王,燕王韩广改封辽东王。这招致了战国各诸侯后裔和其手下战将的极为不满。

分封方案并未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燕王韩广不愿不满意项羽的改封,不愿意迁往辽东,于是原燕将臧荼便将韩广杀害,并兼并了其封地。

齐将田荣当时由于和楚军的矛盾,并未随项羽入关,因此并未得到分封,这本就让他极为不满,在得知项羽将齐王田市改封胶东王之后更为愤怒,于是干脆举兵反楚,先是赶走齐王田都,又击杀济北王田安,而田市因为害怕项羽跑去胶东封地,田荣一怒之下又赶去胶东杀了齐王田市,从而一统齐地,自封齐王,彻底举兵反楚。

《华夏两千年》第30期:项羽分封天下,为何反遭各诸侯背叛

诸侯纷争再起

赵将陈馀由于在巨鹿之战中与赵相张耳产生矛盾,也并未随项羽入关,项羽随后在其他人的劝谏之下封给了陈馀三县之地,这同样让陈馀不满,而在得知项羽将赵王赵歇改封代王之后同样怒了。于是陈馀向田荣借兵赶走了赵王张耳,重新迎回赵王赵歇,他自己则被赵歇封为代王。

击杀义帝之举导致楚国内部分崩离析

项羽建都彭城,可是此时的义帝熊心同样在彭城,于是项羽便以“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为由,让其迁都至南楚地区的郴县(今湖南郴州)。要知道此时的湖南还是一片荒芜之地,这等于是将义帝变相发配了。更可恨的是,他对此还不放心,直接让九江王英布和衡山王吴苪将义帝杀死在了路上。

《华夏两千年》第30期:项羽分封天下,为何反遭各诸侯背叛

义帝熊心

这一举动直接导致项羽和原楚国将领之间产生了隔阂,例如临江王共敖原为楚国相国,在之后的楚汉争霸中虽未叛变降汉,但也从未帮助过项羽,而原楚国战将英布和其岳父吴苪最终选择了背叛项羽改投刘邦。

随意处死诸侯导致各诸侯心怀警惕

韩王韩成虽然并未随项羽入关,但因为身为原诸侯韩国王室后裔,加上张良之前对项梁有恩,此时又向项梁请求,于是项羽还是将之封为了韩王,但一直对此心存不满,因此一直未让韩成前往封地,而是将之带到了彭城,并将之封号从韩王降成了韩侯。

《华夏两千年》第30期:项羽分封天下,为何反遭各诸侯背叛

韩王韩成

在刘邦起兵进入关中,灭了秦地三王之后,项羽由于张良效命于刘邦的原因更是迁怒于韩成,直接杀了韩成,改封郑昌为韩王。此举让各诸侯心怀警惕,例如燕王臧荼、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苪先后叛楚降汉,虽说有刘邦派人游说的因素在,但对项羽怀有戒备应该也是重要因素。


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在世界史中凡是开创新世界的新英雄们的情况一般都是悲剧性的。项羽和秦始皇一样,身为毁灭旧时代、开创新时代的人物,他们注定是悲剧的,注定成为汉朝这个更完备新秩序的垫脚石,而刘邦则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秦始皇和项羽的前车之鉴,才使他最终避免了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