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为何“背叛”韩信

究竟是背信弃义的小人,还是为国为民的贤臣?带你了解萧何为何“背叛”韩信

萧何想必大家都听过,他是汉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的重要人物之一。“萧何月下追韩信”也是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作为对韩信有着知遇之恩的萧何,为何最后却亲手设计害死韩信?他与韩信又有怎样的恩怨情仇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为何“背叛”韩信

萧何与韩信,这两位同为“汉初三杰”,又一同为刘邦效力的功臣,只可惜两人虽都立有汗马功劳,结局却不一样。刘邦夺得天下后,韩信惨遭诛灭三族,萧何却身居宰相,并且后代仍受到重用。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从两人跟刘邦的关系就能看出来。

萧何原本是沛县的县吏,刘邦是沛县的亭长,两人本就是旧识,直到刘邦当上皇帝,萧何一直陪在左右,一起出生入死,萧何对刘邦可谓是忠心耿耿。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为何“背叛”韩信

而韩信则不同,胯下之辱这个成语便是讲的他。一个能钻人裤裆还面不改色的人,要么是没脸没皮,要么就是野心极大,城府极深。而显然韩信属于后者,这样的人,显然是不会有太多忠君思想的,更多的应该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在刘邦被困荥阳的时候,韩信不仅没有发兵救援,反而去要挟刘邦,要当个“齐王”,也证明了韩信的野心。这件事加重了刘邦对韩信的猜忌,也为后来韩信被杀埋下了祸根。

韩信临死前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究竟是怎样对待韩信的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为何“背叛”韩信

萧何是非常赏识韩信的,觉得这个人是能成大事的人才,并且多次向刘邦举荐,但是没有受到刘邦的重用。韩信觉得在刘邦这里没有用武之地,便离开了,萧何得知后来不及告诉别人,立刻连夜追赶。要知道在当时情况下萧何很容易被当成叛逃的,但是他却义无反顾的去追韩信了。而后带回韩信,向刘邦说明缘由,并让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而韩信也没有辜负萧何的知遇之恩,最终帮助刘邦夺取天下。

萧何对于韩信,就好比伯乐对于千里马,正是萧何不顾猜忌的引荐,韩信才有了施展才能的空间,这正是成也萧何。那么败也萧何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为何“背叛”韩信

刘邦称帝后,萧何官封宰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萧何善于治国,刘邦外出率兵打仗,萧何坐守后方,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深受百姓爱戴。这时的萧何得知刘邦对其已经有了不满,这时就开始大肆搜刮百姓,让百姓对其产生怨念,这才打消了刘邦的疑虑。自污名节,以表忠心,萧何可谓是深明大义。

在夺得天下之后,刘邦的心理并没有多高兴,因为当时的刘邦也已经快六十岁了,身边跟随自己的心腹如萧何张良也都五十多岁了,大将韩信却三十几岁,正直壮年。而且韩信在军中威望颇高,更是用兵如神,放任他发展下去,对刘氏江山的威胁极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为何“背叛”韩信

刘邦终日不得安宁,便将此事告知吕后,吕后得知立即明白了刘邦的意思,于是请萧何前来商量对策,萧何明白这是不仅是找他商量计策,也是对他试探,一边是国家的利益,一边是至交好友,萧何最终还是站在了国家这边。

萧何设计骗韩信来到长乐殿,韩信也没有怀疑萧何,谁知到了大殿,侍卫一拥而上,将韩信绑了起来,最后被宫女用竹剑杀死,一代兵圣落得凄惨收场。韩信死前仰天长叹: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能够成为一代兵圣,青史留名,离不开萧何的举荐,而最后惨死也是因为过于信任萧何,究其原因是因为韩信没有分辨出政治和友情的区别。

而萧何也是身在朝堂,身不由己,这些并不是个人意愿的对错,而是当时政治环境造成的。所以萧何对韩信的所作所为也称不上背叛,只是迫不得已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