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儼用心讀書,苦練書法,然而他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史料記載,聽說自己不是劉娥親生子嗣後,宋仁宗徹底蒙了,他停止了哭泣,迫切問道:母后此言何意?我不是劉娥的子嗣,是誰的子嗣?楊太后道:“陛下的生母另有其人,您的母親是宸妃李氏,如今靈柩正停放在奉先寺。”宋仁宗吃驚道:還有何人知曉此事?”楊太后道:“宰相呂夷簡、八王趙元儼,皆知道內情。聽這話,宋仁宗立刻宣呂夷簡和八皇叔入宮,要當面問清楚此事。這個八皇叔可不是一般人,他不僅是那出“大戲”的主角,更是皇位的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他還差一點兒成為皇帝呢。咱們都知道,在小說《三俠五義》中,有一位手拿御賜金鐧,上打昏君、下打奸臣,一生剛正不阿,屢次拯救忠臣良將,賢明無比的王爺。這個王爺,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賢王”。

趙元儼用心讀書,苦練書法,然而他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前面已經說過很多遍了,民間演義的故事對比真正的歷史,僅三分為實,其餘七分皆虛。這個八賢王,也不例外。

在真正的歷史中,八賢王根本沒有演義中的那些故事,他只是一個追求名利的凡夫俗子,既不賢,也不明。這位宋真宗的八弟,原名趙元儼。因為排行老八,史書也稱趙元儼為“八大王”。這位八大王長得非常有特點:“元儼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天下崇憚之,名聞外夷。”也就是說,趙元儼長相奇特,不怒自威,天生就有一股王者的霸氣,天下人都害怕他,外國人也如此。當然了,趙元儼長成這樣,要是不幹點兒“特殊”的工作,那就太屈才了。燕冀小兒夜啼,其家必驚之曰:‘八大王來也。’每牽馬牛渡河,必曰:‘八大王在海里。’其畏之如此。”雖然史書對趙元儼的記錄,有點兒誇大其詞,但可以確定的是,趙元儼沒有“辜負”自己的長相。

趙元儼用心讀書,苦練書法,然而他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史料記載,在爭奪儲君的道路上,跟自己的五哥趙元傑一樣,趙元儼走的也是文化路線。當時,趙元儼深知父親喜歡儒學、愛好飛白,為討父親歡心,堅持幾年後,無論多麼難懂的儒學典籍,趙元儼都能通曉其中的奧義,而他的飛白書法,更是出類拔萃、精美無比。雖然趙元儼在讀書、寫字下了很大功夫,卻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他的對手太強了!無論是書法還是讀書,五哥趙元傑都出類拔萃,無人能敵。見在這些領域上無法打贏五哥,趙元儼索性另闢蹊徑,向繪畫領域發展去了。有一年,宋太宗生辰,皇子們都費盡心思,獻上世間罕見的各種奇珍異寶,趙元儼卻花費了大半月的時間,畫了一幅宋太宗的畫像作為賀禮。看著這幅栩栩如生、兒子廢寢忘食花費半個月時間完成的畫像,宋太宗感動不已。畢竟,再名貴的金銀珠寶,也比不上兒子的孝心。於是,宋太宗開始喜歡趙元儼,把他安排在自己身邊了。

趙元儼用心讀書,苦練書法,然而他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後來,在老五自毀前程後,宋太宗就更喜歡這個老八了。此後,大小宴會,這對父子如影隨形;各種賞賜,不在話下。當然,看著趙元儼與父親如此其樂融融、歡笑不斷,老三趙元侃的心中,肯定鬱悶不已。再後來,禮部建議,八皇子年歲漸長,應當與其他皇子一樣,出宮生活,以免授人口實(怕後宮鬧出緋聞)。然而,對於這條合情合理的建議,宋太宗不僅斷然拒絕了,而且告訴群臣:“皇八子潔身自好,不會出苟且之事。他現在年齡還小,等他20歲的時候,再談出宮之事。”

趙元儼用心讀書,苦練書法,然而他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皇帝此言一出,滿朝譁然。因為自周王朝開始起,後宮只允許兩個男人居住,一個是皇帝,另一個則是太子。如今,皇帝強行把皇八子留在身邊,到底意欲何為?宋太宗的這個舉動,瞬間掀起了一場皇宮奪嫡的戰爭。在這種背景下,三皇子趙元侃和八皇子趙元儼的關係,也變得微妙起來。當時,沒有一個大臣能夠看透,宋太宗在選擇下一任接班人的時候,到底會選擇年長的老三還是寵愛的老八。如果宋太宗再長壽一些的話,宋朝第三位皇帝究竟是誰,真不可知。

趙元儼用心讀書,苦練書法,然而他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可惜的是,在歷史的詞典裡,永遠沒有“如果”二字。至道元年,因為箭傷持續惡化,宋太宗自知時日不多。為了國家能夠平穩地延續下去,他最終選擇了年長的趙元侃,放棄了年幼的趙元儼。就這樣,趙元儼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趙元侃成為國家儲君,並在兩年後,對這個兄長俯首稱臣。至道三年,趙光義駕崩於萬歲殿,30歲的趙元侃繼承皇位,此時,趙元儼才12歲。沒有辦法,年齡相差太懸殊了,若太宗再活10年,趙元儼可能有跟趙元侃奪嫡的資本。當時的他,只能發出生不逢時、時不與我的唏噓感嘆。宋真宗登基後,對這個“競爭對手”的八弟還算不錯,他下令,加封八弟為“國公”,並遵從父親的旨意,讓弟弟繼續生活在皇宮,年滿20歲時再出宮。

趙元儼用心讀書,苦練書法,然而他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當然,以上舉措,不過是宋真宗剛剛登基時,收買人心的措施罷了。

這不,僅僅過了4年,在趙元儼16歲時,宋真宗就把趙元儼轟出了皇宮,讓他回自己的王府了。宋真宗還以保護為由,在八王府外安置了一些禁軍,等於把這個八弟軟禁了。即便軟禁了八弟,宋真宗也沒有對他掉以輕心。按照慣例,宋朝王府的屬官名單,都由中書省草擬,皇帝只是看看就行了。然而,對於八王府的屬官名單,宋真宗卻特別重視,他不僅駁回了中書省草擬的名單,還親自重寫了一份名單。

趙元儼用心讀書,苦練書法,然而他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從這份名單,就能看出宋真宗的“良苦用心”。因為,這份名單中的每一個官員,都是小心謹慎、忠於禮法的儒學名士。給八弟安置了這麼多的“書呆子”,宋真宗的良苦用心,真是“路人皆知”。很顯然,宋真宗希望八弟能夠成為一個踏踏實實、安分守己、沒有任何想法的親王。可惜的是,宋真宗的這些舉措,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可惜了趙元儼年輕的時候孝順懂事,德才兼備。可是成年後的路過的並不順利,還因為各種誤會令宋真宗忌憚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