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左宗棠寸土不讓

曾國藩一生坎坷,生平前20年,對於當時科舉考試,對於全國上下都是很重要的大事,特別是對於讀書人,成功的話未來就有了著落,失敗就要回家的局面。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高考,是全民所矚目的一件頭等大事,對於左宗棠來說也不例外。左宗棠從小就博覽群書,為科舉考試做準備,家裡人對他抱有了極大的期待,於是他滿心期歡喜,帶著一腔熱血,想為國家效力,想把熱血撒在祖國的大地上,於是進京趕考,結果不盡人意,考取舉人失敗,每年考,每年都失敗,但他不氣餒,不想命運所低頭,最後因為家庭原因才放棄繼續進京趕考,不是因為他個人能力不行,而且因為,但就是不中舉。後來由於家庭原因,就沒繼續科考了。回鄉之後他也沒有放棄自己,頹廢的過日子,而是繼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各個方面都涉及,地理知識、戰法,交際的能力,磨練意志,為今後的一系列義舉汲取養分。

歷史上的左宗棠寸土不讓

1876年4月至1878年1月2日他請命統帥軍隊收復失地,消滅反動勢力。局面混亂,許多邊塞異族在此佔山為王,這些種族以部落為單位長期盤踞於此,當地百姓苦不堪言,由於當時朝廷不重視,混亂的局面越演越烈甚至有的人還建起了國,1867年一個名為"洪福汗國"在新疆長期盤踞。

歷史上的左宗棠寸土不讓

由於當時新疆內政的複雜性,就註定了想贏的這場戰役的勝利就格外艱難,當時朝廷內外許多人都主張要放棄這一國土。但左宗棠力沒有跟隨大流,而是極力要求努力爭取收回國土,明知會很艱辛,這場戰爭並不容易打,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而且是抱著必死的決心要收復新疆。於是他率領軍隊進入新疆的時候,其中有一小分隊抬了一口棺材,這口棺材不是給士兵準備的,而是左宗棠自己。他的意思已經明是擺著了,如果收不回他寧願跟這片土地共存亡,他的堅決的信念嚇到許多敵人,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也沒見過這麼不要命的人,在氣勢上他們就已經弱了不止一個度,為日後收復新疆,奠定了經歷基礎。

歷史上的左宗棠寸土不讓

戰爭能勝利的根本離不開策略,左宗棠他學識淵博,各個方面的知識他都有涉及,他根據當地實際的地理條件和敵我雙方的劣勢優勢,頂著巨大的壓力理智又冷靜的指揮策劃著,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歷史上的左宗棠寸土不讓

清朝政府播下的1000萬銀兩,當時的清朝政府四面受敵,四處和其他侵略者鬥爭,其實對於走下坡路的清朝政府能拿出來1000萬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他能拿出這比錢,說明清朝政府還是有決定要收復新疆的。這無疑給後續的工作增加了無數信心,保證了足夠糧餉,武器彈藥的供應不出大問題,不打無準備之戰。其次是作戰指揮機動靈活,他本人坐鎮後方,掌握大局。將前方的戰局交給了大將軍,讓他可以在前方抓住有利戰局,及時攻克失地。因為敵人的大意,沒想到左宗棠的能力這麼強,高估了自己,而且也低估了對方,使敵人一時之間也難以組建起真正堅固的防衛。加上他們對左宗棠隊伍的戰鬥力估計不足,沒有事先在戰略要地部署足夠的兵力,敵暗我明,失敗的結局已經是註定的了。

歷史上的左宗棠寸土不讓

用了2年的時間左宗棠就收復了新疆,解放了新疆人民,它的面積廣闊,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個省區。試著想一下如果他沒有收復,那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少了很多元素,沒有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等,想想都受不了,而且我們祖國的領土少那麼大塊,感覺"雞"的圖形的不圓滿了,我們真心很感恩左宗棠能收復新疆,給我們帶來那麼多好處。

歷史上的左宗棠寸土不讓

我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經過無數年才形成的,在土地之上的是幾千年的文化與民族尊嚴,這些土地必須是整整齊齊一寸都不能丟。過去的歷史已經過去,但是我們絕對不會遺忘,如今我雖然們已經強大到有能力保護這片土地,但是還是不能丟了危機感,我們也不能忘記那些在我們之前為了民族大義流血的人們。在歷史上有許多國家曾經想著欺負我們,但是隻要我們自強不息,努力的奮鬥,將名族大義永遠牢記在心,就有能力對那些國家說"no"。犯我中華,雖遠必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