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腐蹄病防治方法

牛腐蹄病防治方法

牛腐蹄病是指發生於蹄間的腐敗性皮膚炎症。特徵是患蹄局部腐敗、惡臭、劇烈疼痛。一般以舍飼牛和乳牛發生較多。多因廄舍泥濘不潔,運動場積糞、積尿未及時清理,有磚、瓦碎片等尖銳物,當牛蹄被刺傷,或蹄角質變軟,蹄冠和蹄壁有裂縫時,都可被各種腐敗菌侵入感染而發病,營養不良及平時護蹄不當,均可促發本病。

該病可分為急和慢性兩種病型。急性型,為一肢或數肢突發跛行,患部皮膚潮紅、腫脹、疼痛,頻頻舉肢。嚴重時,蹄球、蹄冠發生化膿、腐爛,流出惡臭膿性液體。病牛體溫升高,達40-41℃,精神沉鬱,食慾不振,產乳量下降。後期蹄匣角質脫落,多繼發骨、腱、韌帶的壞死,嚴重者可致蹄匣脫落。慢性型,病程較長,可達數月,炎症由蹄部向深部組織及周圍組織蔓延時,可引起患肢部粗大,皮膚被毛脫落,有時可在蹄冠、蹄球等部位形成瘻管,患牛高度跛行,有時可繼發敗血症而死亡。檢查蹄部,病初可見患蹄趾間皮膚紅腫,溫熱。後期,蹄底部出現大小不一的腐敗孔洞,周圍壞死組織呈汙灰色或黑褐色,孔洞流出惡臭液體。有的在削蹄後可發現蹄底角質腐爛,從腐敗形成的孔洞中流出汙黑惡臭的液體。

預防:平時要注意蹄部的護理和修整,保持廄舍、運動場的清潔乾燥,清除各種尖銳物,必要時可設消毒槽,槽中放入1%-3%硫酸銅溶液。對病牛隔離飼養,徹底消毒汙染場所,可有效減少發病。

治療:除去壞死組織,徹底消毒,修削壞蹄,擴大蹄底腐敗孔,排盡孔內滲出液,徹底挖除腐敗壞死組織,需挖到流出鮮血為止。然後應用飽和硫酸銅或5%碘酊消毒,再撒佈高錳酸鉀粉、硫酸銅粉末。在清創後,於患部撒佈青黴素魚肝油乳劑(青黴素20萬單位溶於5毫升蒸餾水中,再加50毫升魚肝油,混合)或磺胺粉。深部腐爛者,在徹底挖除壞死組織後,可用松餾油紗布堵塞,外係蹄繃帶,1-2周更換繃帶一次,到孔口癒合。病情嚴重者,可結合全身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治療。

作者 獸醫專家 張守印

策劃 孟樊傑 石巍 韓鐵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