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见义勇为抓小偷孙子被撞死 这个案子最近判了

浙江锦丰律师事务所唐智晟律师VS浙江锦丰律师事务所马文涛律师


偷电动车 为什么以抢劫罪定罪?

《刑法》269条规定了,像盗窃、诈骗、抢夺这类的犯罪,如果他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是毁灭罪证,或者当场使用暴力,那么,就是按照抢劫罪来论处。

小偷偷电动车,其实侵犯的只是对方的财产,抢劫罪,最典型的他还侵犯了受害人的身体权益,生命权,更严重的就是抢劫致人死亡。这个案件当中,之前的盗窃,老爷爷见义勇为,实际上是要去抓捕这个罪犯,小偷在抗拒抓捕的时候,导致了老爷爷孙子的死亡,就完成了他从轻罪到重罪的转换。

虽然,小偷一开始主观上只是偷车,但是不能认为他是意外。因为在这过程中,他有个转化的过程,本来的盗窃行为,转化成一种抢夺行为,他还开车把这个小孩子,碾压过去导致死亡,是一个非常情节恶劣的行为,所以判了抢劫罪里面的顶格刑,死刑。

判死刑 是一个司法的宣示

如果小偷没有这种恶性的行为的话,其实不会判死刑。如果是单论,他这一次行窃的行为,一辆电动车,估计也就2000到3000块钱左右,按照《刑法》规定来判,也就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一些罚金。

现在小孙子死掉了,家属也提出了附带民事诉讼,法院一审判决,赔偿爷爷一家人是10万块,同时没收小偷全部个人财产。既然没收全部财产,10万元的民事赔偿,能否执行到位?其实没收行为和民事赔偿不矛盾,是民事赔偿优先,满足之后,才会进行国家没收程序,归公国家。

民事赔偿10万 低了吗?

一般一个交通事故,交通肇事,把人撞死了,可能赔偿的金额高达一百万。但是,我们刑事案件里面,像这种故意犯罪的话,刑事制裁之后,判了死刑,再赔的话,数额就比较小了,它可能不包含一些死亡赔偿金,它只包含了可能就是你的实际损失或者有个精神抚慰金。如果今天是一个交通事故的犯罪,它会按照保险的来赔,赔偿金会高一点。

见义勇为 应该被鼓励

爷爷见义勇为的行为,造成了小孙子的死亡,爷爷可能一辈子都会陷在一种特别纠结、难受、悲痛的情绪里,爷爷对这个后果没有预料到。从社会角度来讲,爷爷这行为就应该鼓励,因为他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行为,不过在见义勇为的时候,最好智取,比如这个爷爷,可以记下犯罪人的体貌特征,然后报警,远好于和歹徒肉搏。

而且,其实在法律上,也又给见义勇为的行为撑腰。《民法总则》现在修改了,特别地加一个条款,就是见义勇为的人,导致另外人受伤的话,他可以不用承担责任,这个其实也是针对之前的彭宇案,做出一个法律上面的一个规定。让见义勇为的人不要惧怕,会不会我帮助了别人,反而被诬陷,在伸出援手的时候,会有所顾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