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爲什麼對中國人這麼重要?

華夏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我們文化體系的根基,都錨定在天文和曆法之上。不僅春節,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是和天文曆法有關的。最直觀的來說,年,歲,季,時,節,氣,候,這些字都是曆法術語。

過春節,為什麼對中國人這麼重要?

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四時為一歲。節氣,季節,氣候等等人們生活中的常用詞,就是這麼來的。

年,歲,載,都是指一年的意思,也就是歲名。這幾個歲名之間的區別,在於不同時代的不同叫法,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元旦,冬至,歲節,年節,在歷史上,也曾經是指同一天。

中國人認為,人只是天地的一部分。天人同構,天人合一,天人相應,這些思想,都是基於“人是天地的一部分”這個事實而建立起來的。一個人應該怎麼生活,中國人認為,應該法天則地才行。

過年又是咋回事呢。因為天地這個大系統,地球繞著太陽運行了一週,接下來就要開始運行下一圈。為什麼要說萬象更新,一元復始,辭舊迎新呢,因為舊的一週運行結束了,新的一週運行即將開始。人要法天則地,那麼就要跟著天地運動的節律一起,結束舊的週期,開始新的週期。天要換新天,人間要萬象更新,人也要順應天道換新顏。

四時,就是天地的陰陽。春是少陽,夏是老陽,秋是少陰,冬是老陰。少陽主生。所以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棵樹,一年能長多粗,取決於春天的生髮。一個人,一年中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取決於春天所生之志。在天地這個大系統裡面,人作為它的一部分,跟一棵樹本質上差不多。

人如果逆了四時的陰陽,就會諸事不順。如果順應了四時的陰陽,則會大吉大利。人合天地之陰陽,便能蓄養一身的正氣,正氣足,那麼在春天的時候,志向就會勃發,一年下來,才能有大成就。

所謂的運氣,在我們的文化中,實際上並不是指或然性的概率,運者,天地之運化。氣者,一氣之周流。它不是一種隨機或然性的東西,它是一種確然的規律。一個人只要法天則地,合於陰陽術數,好運氣,只是理所當然的結果。倒黴的事,也都會離自己很遠。

好運氣,吉利,亨通,趨福避禍,都不是靠乞求而來的,也不是靠蒙來的。一個正氣足的人,幸福多,是可能性比較大的。一個正氣不足的人,禍殃多,則是可能性比較大的。這就是我們文化的特點,因為地球繞著太陽轉,這個天文和曆法的事實,亙古不變,那麼從這個確定性的基礎出發,後面很多事,也是可以推知出確定性結果的。

我們的文化,是從天文和曆法這個亙古不變的確定性事實出發,用來指導人們的現實生活。其他文化,則不然,他們是從生活出發,去尋找確定性。那麼必然的,他們就要從無錨無緒的生活中,推導出來一個假設的妖怪,來作為他們文化的錨定,所以他們的節日,都是和妖怪有關,而不是和天地運動的節律相關聯。

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對怪力亂神的東西毫無興趣,因為我們的第一步,就是站了確定性之上開始出發的。我們有天,不需要再自己給自己發明一堆擬人虛妄的妖怪。只有天厭之人,喪失了天地這個確定性的人,才需要一個想象中的鬼神把自己從無錨的紛亂中打撈出來。

過年,從文化層面上來說,是兩重意義。一方面是為了敬天事天,一方面是為了治人治事。這裡面,又有很多的祭祀禮儀和民俗,比如給老天爺燒香,這是祭天敬天。比如給祖宗燒香,這是祭祖。比如親朋間的拜年,這是自古以來傳下來的致福禮儀。比如,放鞭炮,比如貼春聯,很久以前,還要點紅燈籠和紅蠟燭,全是大紅的顏色,紅色為陽,這都是為了升振天地陽氣用的。因為這時候,陽氣剛萌發,還很弱,人為的提振一下,就可以起到扶陽扶正的效果。

至於過年是為了趕跑年獸一說,那個是民間杜撰的民俗小故事,並不是過年的真正內涵所在。認真的說,只是一種無稽之談。

舊的一個週期結束了,如果過去的這個週期,生活不順利,那麼希望下一個週期,生活會變得更美好一些。如果上一個週期,生活的很順利,那麼希望下一個週期,生活可以變得更上一層樓。這才是中國人過年,最大的意義。它代表著希望和夢想。當然,更代表著家庭的和睦與美滿。

人們常說,天人合一境界多麼高,好像常人難以企及。其實,在中國的文化裡面,處處都是天人合一的場景。比如過年就是,那一刻,地球圍繞太陽轉,掀起了新的一章。人們守歲,就是為了在天地相交,新的一個天地大週期剛開始的時候,以自己一身陰陽,與天地陰陽,相合相交。這就是守歲的意義:天人相接。

從過年這個事出發,幾乎可以把我們這個民族文化裡面,最根基的東西,都刨根問底出來。有的人,儘管每年都在過年,可不一定知道為什麼要過年,即便他不知道為什麼過年,他只要過年了,那麼他一樣可以應合天地之正氣。處在這樣的文化裡,幾千年的傳統下來,很多事情,都已經深入骨髓了。

過春節,為什麼對中國人這麼重要?

感謝所有在過去的一年裡,關注我的頭條號“觀察思考表達”的讀者和文友們。在新的一年裡,祝朋友們大吉大利,萬事如意,幸福美滿,平安健康。

本文轉自微信訂閱號“至道學宮”,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向原作者:白雲先生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