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連戰連捷,日本爲何卻不肯和希特勒一起圍攻蘇聯?

從戰爭的正義性來說,二戰盟國打敗軸心國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法西斯發起的是侵略戰爭,最後的失敗是必然的。客觀來講,這樣說不是沒有道理,是哲學的觀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是分析和評價一場大戰的過程和結果,更主要的還是要看客觀形勢,尤其是蘇德戰爭的攻守轉換。

二戰德軍連戰連捷,日本為何卻不肯和希特勒一起圍攻蘇聯?

德國和日本不是天然的盟友,蘇聯和德國也不是天然的敵人。二戰和一戰一樣,是強國利益矛盾的環環相扣,導致的大戰,而不是事先就像好萊塢電影裡演的那樣,把好人和壞人分成兩幫,雙方群毆,最後好人這一幫通過艱苦努力打敗了壞人,歷史並不是這樣的,尤其是戰爭史。如果好人一定都打敗了壞人,那些曾被侵略的國家不會丟掉那麼多的領土,死那麼多無辜平民。德國在1941年平推蘇聯,幾個星期時間就能吞併蘇聯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整個蘇聯的西方核心地區幾乎都落入德軍之手,德國坦克甚至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那麼此時日本作為德國的東方盟友,在戰略上似乎應該從東方包夾蘇聯,和德國一起將這個龐然大物瓜分掉才對。老百姓都能想到的打法,當時德國和日本的首腦、軍事家們想不到麼?

二戰德軍連戰連捷,日本為何卻不肯和希特勒一起圍攻蘇聯?

首先,日本人不傻,他們的野心強大,自然是有趁著德軍在西線節節勝利的機會,大舉從東側進攻蘇聯的想法。在1939年日本做過一次試水,和蘇聯陸軍於諾門罕打了一場,結果日軍最精良的坦克部隊遭到慘敗,於是日軍開始在大本營的作戰戰略上規避和蘇聯交手。如果在諾門罕日本沒有慘敗的話,只要能打個平手,相信北上的支持者就會增多,日本確實有可能和德國一起瓜分蘇聯。但是這種假設不可能成立,日本是一個海洋大國,主要的經費都用來發展海軍,造戰列艦和航空母艦,陸軍彷彿是後孃養的孩子一樣,所以日本的坦克才比蘇聯差那麼多,裝備不行,難道靠武士道精神去侵略強大的蘇聯麼?這無疑是不現實的。

二戰德軍連戰連捷,日本為何卻不肯和希特勒一起圍攻蘇聯?

其次,蘇聯的東部防線極難攻破,一方面是蘇聯常年準備了30個師的兵力防備日本關東軍,即使在蘇德戰爭最艱難的時刻,都沒有動東線的防禦力量,說明蘇軍始終是提防日本的,一個有準備的強敵,又怎會輕易被一個實力不如自己的國家打敗?最重要的一點是,想從蘇聯東部打到莫斯科,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這是受客觀條件影響的。蘇聯地理位置非常往北,天寒地凍的時間很長,日本人想從荒蕪的西伯利亞騎馬到莫斯科嗎?恐怕不用蘇軍抵抗,凍死的日軍都有一半。想象一個最基本的情況,如果從蘇聯東部到西部核心區域很容易的話,蘇聯的經濟東西差距怎麼會那麼大?交通、人口、地理都是重要限制因素。因此日軍的北進方案缺乏實行的客觀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