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7000元剛取回被盜手機就收到17條轉帳信息「盜中有騙」!


男子花7000元剛取回被盜手機就收到17條轉賬信息“盜中有騙”!

假裝酒吧食客不慎被“絆倒”,處心積慮引開眾人注意後悄悄順走受害人手機。機主嘗試聯繫盜竊人,讓其歸還手機。誰料竟遇“盜中騙”,談妥歸還“好處費”後,盜竊人竟在次日將手機內的3萬元分多次轉走,之後關機不見蹤影。10月5日,東新分局民警將犯罪嫌疑人陳某抓獲。

10月3日晚8時許,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步行街警務站接到朱某報警稱,在光谷某酒吧與朋友一起喝完酒後,發現放在身邊的手機不翼而飛,手機中存有重要信息,手機微信和支付寶綁定多張銀行卡,一旦密碼洩露,幾萬元可能瞬間被轉走,希望民警能幫忙尋找。

瞭解信息後,民警立即對涉案酒吧開展走訪,通過調取酒吧內視頻信息,民警很快鎖定了盜竊人。

原來,報警人朱某在與朋友喝酒時,為圖方便,當與朋友相互敬酒時,朱某把一直拿在手中的手機,放在了靠過道的座位邊上。民警通過酒吧監控視頻資料觀察到,就在手機剛放下15秒鐘後,一名黑衣男子正好從其身邊路過,突然他好像被某物體“絆倒”,引起旁邊一眾人注意,朱某也側轉身查看情況。等黑衣男子“若無其事”站起時,放在朱某身旁的手機不見蹤影。黑衣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

時值國慶節,該酒吧附近客流相對較大,雖明確犯罪嫌疑人,但民警很快發現,由於已是深夜,犯罪嫌疑人身著黑色衣服趁著夜色,很快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在酒吧內調取近兩三天視頻資料後,民警很快發現,該男子是個“熟面孔”:經常在酒吧內逗留,且一連多日在19時至次日凌晨3時許不定時多次往返酒吧內。

就在獲得該重要信息後第二天早上,受害人朱某再次來到步行街警務站。

朱某稱,手機被盜後,他抱著“失財免災”的想法,抱有僥倖心理使用另外一部手機,嘗試跟盜竊人取得聯繫。雖已是晚上11點多,手機竟沒有關機,多次溝通,盜竊人表示願意歸還手機,但前提是朱某必須給予該盜竊人7000元“好處費”,且將身份證拍照給盜竊人,防止歸還手機時朱某報復盜竊人。

本以為一切談妥,只等天一亮之後到約定的地點拿手機。可第二天打開手機一看,自己的手機竟接收到了17條總額3萬多元的轉賬信息。光谷步行街警務站民警陳世勳很快發現,朱某將2部手機號都關聯到此前被盜支付寶上。犯罪嫌疑人極有可能是通過朱某的身份證信息,套取了支付寶密碼,從而盜竊朱某錢財。

頻繁出沒酒吧、盜竊大額錢財,民警大膽揣測,犯罪嫌疑人極有可能趁著國慶節人流湧動之際,再次返回酒吧借消費名義伺機作案。

10月4日晚,民警喬裝成食客在酒吧蹲守。然而,5個小時過去了,直至10月5日凌晨1時許,犯罪嫌疑人仍未出現。考慮到犯罪嫌疑人極為狡猾,可能趁深夜出沒,民警決定繼續蹲守。

果不其然,大約凌晨2時許,此時出入酒吧人員相對偏少,當犯罪嫌疑人一出現在酒吧,早就被蹲守多時的民警一眼盯上。正當嫌疑人在訂座之際,埋伏的便衣民警假借結賬名義,悄悄上前核實犯罪嫌疑人面部特徵,確認無誤後,四周守候多時的民警當即將盜竊朱某手機並轉走其3萬餘元財物的陳某抓獲,當場從其身上搜出被盜手機一部。

初步審訊,陳某對盜竊手機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經查,陳某有多次盜竊前科,10月3日晚,發現朱某將手機放在卡座邊時,趁手機未息屏且受害人注意力不集中,見時機成熟犯罪嫌疑人陳某使出“聲東擊西”之計,路過時藉故絆倒之機,順勢將手機悄悄順走,之後利用朱某的信任,騙取其身份證信息,套取手機支付寶密碼。10月6日,陳某因涉嫌盜竊案被東新警方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辦理當中。

民警提醒,手機被盜後,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與此同時,應立即聯繫銀行客服,凍結銀行卡、網銀。目前手機支付日益普及,不少市民將手機支付平臺與銀行卡綁定。手機遺失後,市民應立即致電所屬銀行,凍結銀行卡、網銀。切勿將個人信息透露給其他人,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