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董駿:很多科技公司注重狼性,而我注重善良和耐性

專訪董駿:很多科技公司注重狼性,而我注重善良和耐性

只有越小的貸款,越小的客戶,傳統金融機構做的不夠好,互聯網的技術和運營模式才能真正產生價值。

文 | 周天

沒有任何一個行業的週期性波動和監管因素下的潮起潮落,能超過中國的金融科技行業所面臨的境況。

從 2013 年的互金元年開始,數千家 P2P 成立,2015 年進入配資熱,再到股災與e租寶事件,使得到了 2016 年互金面臨的監管環境急劇收緊,2017 年的互金上市潮和現金貸的狂飆突進,再到 2018 年全行業陷入流動性危機。這個行業經歷了幾起幾落,像鐘擺一樣處在癲狂和搖搖欲墜的循環之中。

如今,在整個行業最為兵荒馬亂的時候,我在尋找行業裡的信心和希望。這一次,我和積木拼圖集團的掌舵人董駿聊了聊他的金融科技價值觀和方法論,更重要的是,在這家 5 週年的企業身上和這位創始人五年創業經歷中,對當前整個行業有著不同尋常的借鑑意義。

專訪董駿:很多科技公司注重狼性,而我注重善良和耐性

積木拼圖集團 CEO 董駿

1、在危機中,放鬆而「享受」的董駿

在董駿眼中,近期一系列的暴雷事件,是 P2P 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機,比當時e租寶出事時的挑戰還要大得多,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給他帶來的震撼甚至超過了當年親身經歷過的美國次貸危機,「現在應該沒有哪家平臺不受影響,不僅傳遞到 P2P 頭部平臺,現在已經傳遞到整個非標市場了」,但此刻手裡拿著一瓶低糖蘇打水的董駿,卻更為團隊在處理危機中表現出來的凝聚力而感到「享受」。

董駿說,危機對一家公司的長久發展很有建設性,大家會變得空前團結。在逆境中,他更看重自身和內在,當有不明真相的客戶跑來公司問詢時,他也會把投資人的安撫工作當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去做,甚至當做產品改進的契機,這讓他和團隊最近產生了很多新的靈感。

積木拼圖集團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積木盒子,是一家 P2P 平臺,專注於撮合線上資金;積木時代,做小微企業信貸的小額信貸服務公司,專門佈局三四線城市,目前在全國大概有數十個網點;企樂匯是企業徵信公司,持有牌照。

在為時一個半小時的採訪中,董駿頗為放鬆,即使面對一些挑戰耐心的問題也能神色自如。一位「積木」內部人士告訴周天財經一個細節,有一次員工在某個頁面展示的數據出現嚴重錯誤,董駿後來在會上面不改色地說道,「我生氣了」,會後員工帶著疑惑問其他老同事,老闆是不是真生氣了?答曰,是真生氣了。但從表面上完全看不出來。在中國職場,大家都習慣了上司充滿情緒化的發洩,但董駿在華爾街從業多年,再加上回國創業多年,經歷的大風大浪,讓他有了強大的情緒控制能力。

董駿不是沒有經歷過令人焦頭爛額的危機,比如河北融投,但在他看來,那只是一次事件級的挑戰,也讓「積木」團隊更早地培養起風險意識,董駿說,「為什麼我們堅持做直客,因為我們希望降低交易對手風險,我們希望自己能管理單個借款人的風險,不想依賴於某個第三方去管理風險。」

對於行業的動盪,董駿更注重個人心智成熟的過程,他認為,最大的挑戰是平衡一個創業團隊積極把握機會的衝動和對待風險的謹慎,特別是在早期幾個合夥人從面臨巨大分歧到逐漸統一思想,這些挑戰更大也更有意義。

除此之外,在他眼中,其他挑戰都只是技術問題,即便是這次 P2P 危機,他也能從危機中看到機會,他說,「看半年,確實是挺大的挑戰,你看一年,你開始覺得有點機會,看兩年絕對是大機會。」

董駿的信心來源於很多方面,一方面,他堅信 P2P 行業真實創造了價值,並不僅僅創造了交易換手的價值,而是的確節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把金融服務帶到了一些原來沒有覆蓋到的地方。

另一方面,互金並非既有利益的撼動者,而是某種增量變革的發起方,因為現在整個互金體系服務的客戶都是傳統金融機構不做的,而且都是需要金融服務的。

董駿的樂觀,並不意味著他在風浪大作的海上駕駛「積木」這艘航船時,會變得掉以輕心。

董駿篤信廣積糧的道理,儘量保證現金流處在可持續的水平,他心中一直有一條警戒線,“很多互聯網創業公司一直有一個黃金鐵律,就是起碼要保證有 9—18 個月可支配的資金,P2P 行業也不例外,在這現金流上不能過於樂觀。”董駿頗為自豪地說,這兩年從來沒有為自己的穩健而感到後悔。

2、「積木」做對了什麼?

正因此,董駿創業初期就重視資本運作,融資比較成功,拿到很多一線基金的錢,他也拒絕了很多後面被證明會給企業帶來重大風險的誘惑。而到了最近兩年,積木拼圖集團也一直保持著盈利狀態,還提前佈局了一些牌照,減少了一些會政策隱患。用董駿自己的話來說,「小錯誤不斷,大方向的決策還可以。方向選對了是這五年中唯一一個絕對做對了的事情。」

談起選擇,董駿的原則是,當很多互聯網公司提倡小聰明和狼性時,他更注重善良,在金融的世界裡面,他看重的另一個素質是耐性。用一句話來總結「積木」的價值觀,就是:善良比聰明重要,耐性高於狼性。

關於如何用這樣的價值觀管理公司,董駿舉了一個例子,他說,在獲取線下小微經營資產時,「積木」前端客戶經理自己是管理風險的,在很多公司獲客跟風控是兩個相斥的部門,對於「積木」來說,只要整個團隊的價值觀和管理邏輯都具備風險意識,就可以讓兩個角色變成一個,因為聽得到炮聲的士兵才知道炮是從哪兒打過來的,從控制風險上也是最有效的。

P2P 表面上是一種提供理財產品的服務,這只是水面上的部分,就像一個冰山,水面上只能看到 10%,而真正的能力是在水面下的那 90%。董駿總結了做金融的兩個核心能力,一個是資產管理能力,一個是交易撮合能力,P2P 平臺把交易撮合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但資產管理能力才是更加核心的,水面下的 90% 就是資產管理能力,把資金放出去不難,但怎麼樣把風險管理好更關鍵,包括獲客、風控、貸後管理和催收,這一整套的流程,其實是非常非常長的一個鏈條。

據董駿介紹,這個行業剛剛出現時,P2P 平臺變成了一種非標資產的套利平臺,很多在金融機構借不到錢,同時規模又很大的企業,開始通過 P2P 平臺來獲取流動性。

但做一些很大金額的貸款,無法體現出創新金融的核心優勢與能力,因為大金額貸款可以承擔很高的交易成本,本來沒有必要跟一個小的創業公司合作,除非這個小公司願意承擔更高風險,所以董駿和團隊判斷,應該專注去做小微領域,只有越小的貸款,越小的客戶,傳統金融機構做的不夠好,互聯網的技術和運營模式才能真正產生價值。

積木拼圖集團為我提供了一個觀察價值觀如何影響公司選擇的良好樣本。善良,讓董駿選擇了專注小微企業和消費領域,而非那種迅速幫「積木」做成行業數一數二巨頭的大額信貸,而耐性則讓董駿拒絕誘惑,更加註重風險控制,把水面下的百分之九十做得更紮實。

- END -

周天財經 原創出品 | techfinsight

關注大公司的微小變化,以及其關乎全局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