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大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今天一起過節,節日快樂!

今天早上五點多就起床了,雖然很困,為什麼這麼早呢,因為家裡的小朋友過節了,學校有活動,很早就起來喊我,怕我遲到。雖然工作很忙,但今天還是請了一天假專心陪伴孩子。因為是我們自己帶孩子,所以重要學校有活動,要放假,我們就得有一個人請假帶他。這樣,他學校的所有活動都是爸爸或媽媽去參加,一次沒落,當然大部分是我。幾年下來,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今年的六一計劃參加完學校的活動,就去看電影,我和兒子都喜歡的哆啦A夢上映,然後中午回家休息,下午再出去小區騎行,自行車是我們送給他的節日禮物,自選的覺得很酷。

當然,在我們計劃安排的時候,他跟我說他希望和苗苗一起過節日。她和苗苗已經提前約好,兩個人學校手工活動的項目選的也是一樣的,連先參加那個後參加那個都約定好了。苗苗是他的好朋友,也是他最喜歡的女孩,從小班開始一直到現在大班都沒變。雖然也會鬧彆扭,也會互不理睬,但後來都和好了。每每和我說起他們之間那些有趣的事兒,都讓我覺得好羨慕啊,童年裡一直喜歡一個小女孩該是多麼美好的情感。

兩小無猜只屬於這個年紀。剛好,我們兩個媽媽也是舊識,學校活動經常會約著一起,我記得中班的兒童節也是兩個人一起過的吧。可惜,苗苗的媽媽臨時有事,參加完學校的活動就要回去上班,也要帶苗苗回家。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兒子的時候,他感到很可惜,一直跟我說我們兩個都說好了要一起玩的。能不能讓阿姨去上班,我們帶著苗苗一起去看電影。我可以照顧苗苗。於是就派我再去跟阿姨說一下。當然我很好的完成了任務,苗苗很樂意跟我們一起,阿姨也完全同意,我順便還邀請苗苗看完電影后下午也在我們家玩。兩個孩子都很高興。兒童節最好的禮物,莫過於有小夥伴的陪伴吧

就這樣參加完活動就帶著兩個孩子去看電影,這還是頭一次一個人帶兩孩子,雖然都是大小孩了,可還是有點緊張,過馬路的時候緊緊的拉著他們,走在路上看著他們,兩個孩子呢一路上各種鬥嘴各種聊,時不時的還打打鬧鬧,很輕鬆很開心。去了電影院發現了節日的氣氛,有氣球娃娃,還有節日祝福,還有綵帶。他們說覺得好幸福啊,連電影院都祝他們節日快樂。

兒子買了薯條,苗苗買了爆米花,邊吃邊等電影。苗苗說想吃他的薯條,問他可不可以,他說不可以,自己吃自己的。人家姑娘幾次表達了這個小願望,可他還是堅持自己吃自己的。我就在旁邊說,還說喜歡人家呢,這都不捨得。你爸爸當年跟我談戀愛的時候,什麼好吃的都給我吃,都讓著我。兒子來一句,我現在還沒戀愛呢。然後轉頭就對苗苗說,我長大了就想和你結婚。苗苗說,你連個薯條都不給我吃,還說什麼。我就說是啊,你爸爸喜歡我的時候就對我特別好。可人家孩子只顧著吃自己的薯條。可等到電影開始以後,兩個人開始互相分享,吃吃這個吃吃那個,很愜意。小孩的世界真不懂。

就在等電影的空間,我問苗苗長大以後想幹什麼?

為什麼啊

因為醫生掙錢多啊

你要那麼多錢幹嘛

我要買別墅

買別墅幹嘛

給我爸爸媽媽,還有公公婆婆(外公外婆)住

這個時候兒子接了一句,我想成為火車設計師,掙個幾百萬(我以為也是要孝敬我呢),去環遊世界(這個時候好想有個閨女啊)

等了很長時間終於等到了電影,電影很長,但不得不說真的很好看。我們三個挨在一起,一起看一起笑,我感覺自己也和他們一樣,在過節,過自己的節日。看到最後苗苗說我都想哭了,我說我也是,好感動啊。兒子在邊上說我才不想哭呢,可是我明明看見他的眼裡和苗苗一樣閃著淚光,還有我。是不是男的都喜歡把自己偽裝的很強大,其實內心卻很柔軟,不管是小男孩還是大男人。那一刻我想起了我的老爸,我的老公。看著眼前的這個小男孩,真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都會有人陪著他渡過每一個喜歡的節日。真希望他永遠都不需要盔甲不需要偽裝,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看完電影按原計劃,該由兒子請我和苗苗中飯了,早上出門的時候他就帶了一百塊錢。兩個人早上去的時候就想吃冰激凌,我說早上吃對胃不好,就改主意說看完電影來吃。心裡想著冰激凌迫不及待,別的什麼都吃不下了,匆匆吃了點面就去買了冰激凌吃起來,一個一點一點地舔著著吃很優雅,一個狼吞虎嚥毫無形象。兩個人順便還跟做冰激凌的阿姨聊起了天。阿姨也很羨慕這兩個孩子,羨慕他們的童年。

吃完東西就滴滴回家,下午讓兩個孩子在家裡嗨。回家的路上兒子拿著我的手機看導航,苗苗說以後一定不要玩手機玩遊戲,我說很對,看手機容易近視。苗苗說就是,看我爸爸近視了帶個眼鏡醜死了。兒子接了一句我爸爸每天都拿著手機玩遊戲,怎麼還沒近視啊。接著苗苗說,那還是玩的不多,我爸爸小時候天天玩遊戲,現在還是天天玩遊戲,就近視了呀。兒子又說了,我爸爸也天天玩啊。哈哈,爸爸們聽到這樣的對話該是何感想呢。

在車上苗苗問我,今天誰來接她回家。我說你媽媽啊,她說那我肯定很快就要回家了。我說不會的,阿姨已經跟你媽媽說好了,等到你什麼時候不想玩了,我再告訴你媽媽,她才來接你。你自己做主,好不好。她說好。我又問她你喜歡自己做主還是聽別人的話,她說喜歡自己做主,聽別人的話一點都不好。其實孩子和大人一樣。我又問她你家家裡睡中午覺嗎,她說不睡,兒子激動的說跟我一樣,我也不睡。苗苗又說婆婆(外婆)有時候會拉著我睡覺,我不想睡。兒子說你可以不用聽她們的話,小孩子不用什麼都聽大人的。

想起了今天的電影末尾一段對話:船長爸爸說小孩子懂什麼,大雄說我們小孩子有時候是不懂,難道你們大人說的就都是對的嗎?就不能聽聽我們的想法嗎?結局是船長爸爸最後還是聽進去了小孩子的話,一家人又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回到家後,我開始寫東西,兩個孩子一起玩的不亦樂乎,總是聽到客房裡傳來的笑聲。我出去喝水看了一眼,媽呀,亂翻天,各種東西都搬進了客房。我想起小時候,爸媽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好幾個孩子在家裡玩也是這樣,什麼都不用管,想怎樣翻就怎樣翻,想怎樣跳就怎樣跳,那絕對是自由的感覺,超級開心。當然有時候會被老媽一頓批,不過根本沒關係。雖然我討厭家裡亂,但是在這樣一個節日,和小夥伴一起玩的這麼開心,我毫不介意。我發現,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當你去換位思考了,特別容易理解,也就知道該怎麼做了。現在兩個人又開始畫畫,然後把它折成飛機,接著開始玩飛機。看上去一點都不累不困。

晚上爸爸回家會給我們做頓好吃的,吃完如果還想出去騎自行車就陪他去。然後節日就結束了。這一天,既是我給他們過節,也是他們給我過節,跟他們在一起,我也是個孩子,也和他們一樣快樂。或許,每個大人的心裡本來就住著一個孩子。只是孩子們讓這個藏著的孩子走出來而已。所以啊,我們真的應該感謝孩子,是他們讓我們更幸福,更快樂。

我和老公自己帶孩子,工作又很忙,但卻是個熱衷過節的媽媽,再忙也要給孩子過節。聖誕節、兒童節、生日、新年,都是孩子喜歡和期待的節日,並且從去年開始我們決定以後不管是他過生日,還是爸爸和媽媽過生日,另外兩個人都要準備禮物,準備蛋糕。小朋友舉雙手贊成。去年爸爸過生日的時候,拿出了自己買球衣都不捨得的錢給爸爸買了禮物和蛋糕。看著爸爸許下願望,一起吹滅蠟燭,感覺很棒。

我為什麼要給孩子過節日,其實從現在的物質生活而言,每天都像過節,好吃的平時也經常吃,玩具平時也買。是的,從物質而言的確無所謂節不節的了。可孩子為什麼在節日收到的禮物比平時更開心呢,在生日吃到的蛋糕比平時吃到的蛋糕更開心呢?想著《小王子》裡的一段話:我把水桶抬到他嘴邊。他閉著眼睛喝了水。它像節日般甜美。這水確實不是普通的飲料。它來自星空下的跋涉、軲轆的歌唱和我雙手的力量。它就像禮物,對心靈是有益的。在我小時候,正是聖誕樹的燈光,子夜彌撒的音樂,以及那些溫馨的笑臉,才讓我收到的禮物充滿著光輝。

是幼兒園發放的聖誕帽,是家裡的聖誕樹燈光,是我們三個人親手貼在窗戶上的聖誕節貼畫,是爸爸不加班早早回家親手準備的聖誕節晚餐,是我讀給他的聖誕節繪本故事,這些在一起,才讓我們送給他的聖誕節禮物散發著光輝,與平時送的禮物變得不一樣。是爸爸媽媽精心挑選的蛋糕,是爸爸媽媽全心全意的陪伴,是和爸爸媽媽一起許下的願望,一起吹滅的蠟燭,一起唱的生日歌,讓這一天散發著光輝,區別於其它任何一天。是孩子們對這一天,對這些日子的期待,讓這些日子區別於其它日子。

這就是儀式,生活需要儀式感。童年裡度過的這些與眾不同的日子,這些日子裡做過的事兒,都是最美好的回憶,會伴隨著人的一生,總是忍不住回想。有一天我問兒子,當我傷心的時候我該怎麼做才能好起來,他說想想以前那些開心的事,就不傷心了。成年人的生活也需要儀式,也需要儀式感。所以我和孩子一樣喜歡過節。以孩子的名義重新來過那些我們大人已經不再過的節日,也是一種很奇妙、很愉快的體驗。錯過很可惜哦。每次聖誕節大半夜偷偷摸摸爬起來給孩子準備禮物時,自己也覺得特別開心。彷彿自己就是真正的聖誕老人。

下午六點,受到苗苗的熱情邀請,兩個孩又到苗苗家去玩了,爸爸準備的晚餐就當是給我過節了,哈哈。孩子們今天得多開心啊。我也是!你們呢,大朋友,小朋友們,節日快樂!

每個大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今天一起過節,節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