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熊孩子

“他只是個孩子啊”,孩子素來都被稱為天使,祖國的花朵、未來等等 ,天真爛漫,近乎一切美好的詞都可以來形容孩子。

可不知道什麼時候流行開“熊孩子”一詞,熊孩子,在北方方言裡原本泛指討人嫌的頑童,但在近年層出不窮的網絡段子中,被苦大仇深的網友們進一步界定為不守規矩、難以管教的孩子,他們破壞公共秩序併入侵你的私人領地,“他會刪掉你的存檔,摔壞你的模型,劃爛你的屏幕,甚至還死乞白賴地要搶走你心愛的漫畫、遊戲、玩偶……

可憐的熊孩子

100個熊孩子可能有1000種熊法,社會新聞層出不窮:有的偷開公交車,撞歪工棚,嚇壞了熟睡中的工人;有的擰開消防栓,水淹5個小區15部電梯……比起來,“刮花300萬豪車”都算最沒創意的。

可憐的熊孩子

熊孩子,聽起來萌,現實中卻叫人頭疼。熊孩子現象的背後,是一個個教育失敗的家庭和管理失序的學校。

愛可以培養孩子的“能”,過多溺愛可能慣出孩子的“熊”。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如今一些熊孩子的家庭地位甚於上帝,要有糖便有糖,要有錢便有錢,權利被無限放大,孩子當得像老子,老子當得像孫子。

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幾個熊大人;孩子行為的熊,都能在大人身上找到根源。沒有人不會犯錯,但熊孩子最可氣的是,犯錯之後永遠不用負責任;熊父母不但沒教會孩子責任,甚至推卸自己作為家長的責任。

可憐的熊孩子

你一定聽過這些熊家長語錄:“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孩子還小不懂事”、“他還是個孩子啊”、“你一個大人跟小孩計較什麼”……他們懶得去想,對事實的認知以及是非對錯,與有無孩子何干?沒有人天生懂事,正因為孩子還小,才需要大人擔當起規則制定者甚至“懲罰者”的角色——懲罰當然不等於體罰,懲罰的意義在於幫助孩子認識哪些行為在哪些環境下是不合適的。

可憐的熊孩子

疏於管教的熊孩子,在網絡熱文裡,他們的命運除了被“痛打”,還有另一種走向:一個熊孩子拿水往親戚家的鋼琴琴鍵上倒,孩子爹媽以“哎呀,小孩子不懂事”推脫,還反說“好心幫忙洗琴”。親戚不好發火,於是笑眯眯誇熊孩子幹得好——後來熊孩子繼續努力,成功的在商場用可樂“洗”了一架價值60多萬的進口鋼琴,熊父母被索賠19.8萬折舊費。

在厭惡熊孩子的讀者那裡,這個故事的結局比“痛打熊孩子”還要“大快人心”。有人“神評論”:對熊孩子最好的教訓方式是讚美和鼓勵,這樣他一定挺不過18歲……

這樣的結果,遠遠比孩子被打罵更殘酷。負責的家長會在外界懲罰降臨前樹立孩子的是非觀念,不負責的熊家長,卻只會索求別人的包容和退讓。

熊孩子現象的背後,是一個個教育失敗的家庭和管理失序的學校。“作為中國人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成功。”

有毒的成功學滲透了校園,打著“德智體美勞”旗號,卻習慣用苦大仇深的方式,灌輸著出人頭地的理念,這類偏重自我實現的教育,只強調了“自己”而忽略了“他人”。傳統的學校管理有時候簡單粗暴,標準化的大生產模式通常會削掉所有稜角,從校服到髮型,從外表到心靈,把每個成品都磨得平整,否則就會成為另類。

這樣的校園生活,恐怕連乖孩子也很難真正快樂,那些成績不好還調皮搗蛋的熊孩子,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和希望,無法得到平等和尊重的對待,就這樣被放逐了。

熊孩子很容易被孤立,從而變得原來越熊。

每一個熊孩子的養成,既有個體原因,也受到環境的綜合影響,他們是麻煩的製造者,也是浮躁和戾氣社會的受害者。

通往成人世界的道路危機四伏,也許今天某個熊孩子會成為未來的愛迪生,也許大多數曾經調皮搗蛋的熊孩子終會安全成長,成為大千世界的普通人;但也許會有一些孩子,錯失了被治癒機會,在可恨可悲的“熊”路上一路狂奔,而他們原本生來無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