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微課堂」母乳餵養早知道

「女性健康微课堂」母乳喂养早知道

今年的8月1日至7日是第27個世界母乳餵養宣傳週。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母乳餵養,生命之源”,強調母乳餵養是保障出生人口健康,提高民族素質,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實踐證明,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低成本、無汙染,體現了綠色的理念。有利於家庭幸福和諧,有利於社會可持續發展。

母乳餵養的三個關鍵時期

1、新生兒出生後60分鐘內開始母乳餵養

2、出生至6個月純母乳餵養

3、6個月後添加適當的輔助食品

「女性健康微课堂」母乳喂养早知道
「女性健康微课堂」母乳喂养早知道

促進母乳餵養成功的有效措施

1、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2、按需哺乳

3、24小時母嬰同室

4、不用奶瓶、奶嘴、奶粉

5、樹立母乳餵養信心

6、正確掌握母乳餵養技巧

7、不給嬰兒餵母乳以外的食物或飲料

「女性健康微课堂」母乳喂养早知道

母乳餵養的好處

1.最營養、最容易被吸收

2.含獨有的抗體、防病

3.促進母體康復

4.預防成年後代謝性疾病

5.促進嬰兒口腔發育

6.增進母嬰感情

7.對家庭及社會均有益

「女性健康微课堂」母乳喂养早知道

人工餵養的危害

1.不利於母親儘早下奶;

2.容易造成乳頭錯覺;

3.胎便遲排、併發新生兒黃疸;

4.干擾親子關係;

5.易患腹瀉、呼吸道、耳部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6.很可能因配方奶衝調過濃或過稀,導致嬰兒腎臟負擔加重或發生營養不良;

7.容易發生過敏,比如溼疹及哮喘;

8.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增加;

9.可能影響智力的良好發育;

10.母親易患貧血、卵巢癌和乳腺癌。

初乳的重要性

1.豐富的抗體:保護嬰兒,防止感染及過敏;

2.許多白蛋白:抵抗感染;

3.前列腺素、低聚糖等:促胎便排出,有助於減輕黃疸;

4.生長因子:幫助腸道成熟,防止過敏及乳汁不耐受;

5.豐富的維生素A:減輕感染的嚴重性,預防眼病。

新生兒的胃容量

1.出生1天:同小玻璃彈珠

2.出生3天:同大號玻璃彈珠

3.出生7天:同乒乓球大小

如何判斷嬰兒攝入足夠的乳汁

1.嬰兒慢而深地吸允,可看見或聽到吞嚥的動作或聲音

2.滿月增長600克及以上。

3.嬰兒每日排尿6次以上,尿色淡且味道輕。

4.每天排胎便數次,3-4天后大便顏色應從墨綠色逐漸變為棕色或黃色。

5.嬰兒自己放開乳房,表情滿足且有睡意。

6.餵哺前乳房飽滿,餵哺後變軟。

按需哺乳的好處

1.可以促進嬰兒的生長髮育。

2.頻繁吸吮可以使母親體內的泌乳素維持在較高水平,特別是夜間,泌乳素分泌更多。

3.使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及熱量更高。

4.哺乳可以防止母親乳脹。

哺乳時抱嬰兒的四個要點

1.嬰兒的頭和身體呈一條直線。

2.嬰兒的身體貼近母親。

3.嬰兒的臉貼近乳房,鼻子對著乳頭。

4.如果是新生兒,母親不僅要托住頭部還要托住臀部。

正確的哺乳姿勢

母乳餵養姿勢:坐位 臥位 環抱式 交叉式

正確的含接姿勢

哺乳時母親先用乳頭觸及嬰兒嘴的周圍,使嬰兒建立覓食反射,當嬰兒的嘴張到足夠大時,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含在嬰兒嘴中。

「女性健康微课堂」母乳喂养早知道
「女性健康微课堂」母乳喂养早知道「女性健康微课堂」母乳喂养早知道

吸吮的正確姿勢

1.嬰兒嘴張的很大;

2.下唇向外翻;

3.舌呈勺狀環繞乳房;

4.面頰鼓起呈圓形;

5.含接時可見到上方的乳暈比下方多;

6.有慢而深的吸吮,有時會有暫停;

7.能看到吞嚥動作和聽到吞嚥聲音

「女性健康微课堂」母乳喂养早知道
「女性健康微课堂」母乳喂养早知道

“C”字形託乳的姿勢

1.食指支撐著乳房基底部,手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

2.兩個手指可以輕壓乳房,改善乳房形態,嬰兒容易含接;

3.託乳房的手不要太靠近乳頭。

早接觸

母嬰皮膚接觸應在新生兒出生後60分鐘以內開始,接觸時間要達到30分鐘以上。

早吸允、早開奶的意義

1.刺激乳汁早分泌;

2.延長母乳餵養的時間;

3.幫助子宮收縮,減少母親產後出血;

4.讓嬰兒得到第一次免疫劑,少生病;

5.增加腸蠕動,利於胎便排出,減少新生兒黃疸;

6.增加母子感情;

促進射乳反射的簡易方法

1.讓母親喝些熱飲,用毛巾熱敷乳房,用手指輕輕拍打或按摩乳房,使乳房處於放鬆的狀態。

2.背部按摩:產後第二天進行早期背部按摩母親裸露上身,彎曲坐穩,乳房鬆弛自然下垂,醫務人員或親屬雙手握拳,雙拇指點壓在脊柱兩側做小圓周按摩,順脊柱往下移,循環進行,刺激泌乳反射。

3.乳房按摩:(1)好處:疏通乳腺,促進泌乳;緩解乳房腫脹;餵奶前柔軟乳頭。(2)按摩方法:塗抹乳房按摩凝膠或乳汁於乳頭乳暈,一隻手託著乳房,用另一隻手的大魚際或小魚際肌從乳房的根部向乳頭的方向旋轉按摩,不斷變換位置,按摩整個乳房。

擠奶適應症

1.促進泌乳,緩解乳漲;

2.乳腺管堵塞或乳汁淤積;

3.母嬰分離;

4.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無吸允能力時。

擠奶時長

1.分娩後6小時內開始擠奶,間隔3小時一次,夜間也要堅持。

2.每側乳房交替進行,用手擠奶每次20-30分鐘,吸奶器擠奶每次15-20分鐘。

擠奶方法

1.讓母親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坐好。

2.擠奶前毛巾熱敷乳房,用手按摩和輕拍乳房,也可進行背部按摩。

3.將容器靠近乳房。

4.將拇指及食指放在距乳頭根部2cm處,二指相對,其它手指托住乳房。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輕輕下壓,不可壓得太深。壓力應作用在拇指及食指間乳暈下方的乳房組織上。

5.反覆一壓一放,依各個方向將乳房內每一個乳腺管的乳汁都擠出來。壓乳暈的手指不應有滑動或摩擦式動作,不要擠壓乳頭。

母乳的儲存

新鮮母乳:室溫:25-37度,保存4小時;15-25度,可保存8小時

冷藏母乳:冰箱冷藏室:2-4度,保存24小時需母乳保存袋儲存,放在最冷處。

冷凍母乳:冰箱冷凍室:-18度,保存3個月

母乳的溫熱方法

1、母乳不能保存在37度以上的條件下。保鮮時間內餵哺是安全的,不需要進行消毒。

2、溫熱:冷凍室取出母乳,置於冷藏室解凍,使用前加溫至38-39度,不要使用微波爐或煮沸加熱,可用使用溫奶器加熱。

乳頭疼痛、皸裂怎樣母乳餵養?

乳頭扁平、凹陷怎樣母乳餵養?

1. 產後儘早讓母親與新生兒進行皮膚接觸;

2. 可使用電動吸乳器與合適的吸乳護罩,擠出的初乳用奶杯餵給新生兒。

母親感冒時怎樣母乳餵養?

可繼續母乳餵養,餵奶時戴上口罩,不要對嬰兒呼吸。感冒後母親的乳汁會有一定的抗體,可增加嬰兒的抵抗力。2.服用藥物要注意說明或遵醫囑。

母乳餵養嬰兒腹瀉怎麼辦?

飲食清淡,不要輕易斷母乳。

母親患甲肝怎樣進行母乳餵養?

1. 急性期隔離時,暫時停止母乳餵養,擠奶保持泌乳;

2. 嬰兒接種免疫球蛋白,隔離期過後繼續母乳餵養。

母親患乙肝怎樣進行母乳餵養?

1. 乙肝母親,肝功能正常,嬰兒在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雙重免疫下,可以選擇母乳餵養;

2. 肝功能異常時,不建議母乳餵養。

注意:(1)餵奶前洗手;

(2)乳頭皸裂或嬰兒口腔潰瘍,暫停母乳餵養;

(3)嬰兒和母親的用品隔離。

(4)嬰兒定期檢查乙肝抗原體。

嬰兒哭鬧的原因

1、不舒服:衣著不適,室溫過冷或過熱,未及時更換尿布等

都會引起嬰兒哭鬧。

2、生病或疼痛:這時哭聲和平時不同,會伴有疾病的一些表現,如吃奶減少,拒奶、嘔吐、腹瀉、發熱、反應差等,需母親注意分辨。

3、生活規律被打亂:來訪者太多或活動過多會使嬰兒感覺疲乏,環境變換引起不適等。

4、生長太快引起的肌餓:有時嬰兒在幾天裡顯得特別餓,可能是因為他長的比以前快樂,他頻繁要求吃奶,這一現象早嬰兒2周、6周和3個月左右時最常見。

5、母親的食物:食物的某些物質會排入乳汁,任何食物都可能引起嬰兒的煩躁,但沒法明確哪些食物母親不能吃,只能靠自己多加註意。母親飲食中某些食物所含蛋白質可能引起嬰兒過敏,如牛奶、黃豆、蛋類或花生豆可能產生上述問題。

6、母乳過多,流出太快:如果母親先用一側乳房喂嬰兒,該側乳房乳汁未吃完就讓嬰兒吸吮另一側乳房,奶水會流的更快,嬰兒前奶吃得多,後奶吃得少,脂肪攝入量少,將導致嬰兒大便稀綠哭鬧多,甚至體重增長緩慢。

7、母親的習慣:咖啡、茶、可樂中的咖啡因會進入母乳,使嬰兒煩躁。若母親吸菸或家人吸菸對嬰兒也會有影響。

8、腸絞痛:嬰兒繃直雙腿,似有腹痛,無法使其安靜,多在傍晚或晚上的某一固定時間有連續哭鬧不停,可能是因為腸蠕動快或有氣體。

「女性健康微课堂」母乳喂养早知道

-長按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