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亚太多国发生地震所引起的思考:地震与机会

大过年的,亚太多个国家发生地震,先是台湾发生6.5级地震,北京一家五口在地震中失去联系;2月12日,北马里亚纳群岛海域发生6级地震,近期墨西哥国内多地发生地震,且级别提升,这两天,我国四川、河北和新疆、云南出现小规模的地震,你以为完了吗,没有,地震大户印尼火山喷发,美国黄石火山群发生200多次地震。到现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在持续的地震中,并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加入这一行列。此外,早在今年1月份菲律宾火山爆发、美国阿拉斯加地震引发海啸警报。

伴随着全球地震,国内谣言满天飞,河南、河北多地疯传地震爆发,大半夜的把人吓得跑街上避险,在春节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冻成了狗。

这是怎么了?传说中的世界末日要来了吗?

环顾以上发生地震的地区,其实都有一个共性——他们大多处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区域。

什么是太平洋板块呢?

由亚太多国发生地震所引起的思考:地震与机会

地球内部构造好比鸡蛋,由蛋黄、蛋清、蛋壳组成,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是海洋、陆地,支撑海洋和陆地的是地球表面下的岩石层,也就是蛋壳,岩石层下面是融化了的岩石——岩浆,这些岩浆构成地幔——蛋清,并且处于流动状态,岩石层则漂浮在上面。这些岩石层原本是完整的一块,就像完好鸡蛋的外壳,地幔中岩浆的流动逐渐将附着其上的固体岩石层撕裂成了几大块,像破裂的蛋壳,分别成了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等六大板块。这六大板块运动方向不一致,它们之间经常发生碰撞挤压、拉扯,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块一样挤来挤去,当这些活动激烈时就会引发地球表面的地震现象。

长期的挤压会使某些区域隆起成为高山或者高原,比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互相挤压的结果,因为两个板块朝同一个地方用力,把中间的岩层挤隆起了,而拉扯会撕裂地表出现大峡谷,比如东非大裂谷,马里亚纳海沟。当然板块之间的运动不是快速的,一般每年仅几厘米的移动而已,但由于体量宏大,微小的变动也会释放惊人的能量,当能量不断聚集直到地层无法承受时,就会集中释放,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大地震,然后进入相对的平静期。

各大板块接触的地方,也就是边缘区域,碰撞、拉扯尤其频繁,也是地震、火山多发区域。比如2008年我国四川汶川就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长期冲撞的后遗症爆裂导致汶川大地震。

太平洋板块,是六大板块之一,位于太平洋区域,上层主要是海水,所以称为太平洋板块,该板块不断扩张,和它周边板块磨擦很多,它向西移动遇到以陆地为主的亚欧板块的阻挡,南部和印度洋板块摩擦,东边挤压美洲板块。交接的地方有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西兰一线,以及智利、秘鲁、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美洲线,这两条线形成一个圆环,属于岩层能量释放的敏感区,所以也是地震海啸频发的地区,地球上约80%的地震也都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不幸的是我国刚好处于这条线上。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近年来频繁发生地震的国家的共性——同在一个地震带上,这些国家集体发生地震,意味着太平洋板块进入了活跃期,但不是世界末日,太平洋板块历史上多次进入活跃期,造成的严重的地震有很多,比如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10万人死亡。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多万人死亡,但都扛过来了,日本比那时更富有了,唐山也重建了。所以不用杞人忧天,安心过日子就好,即使真的遇到地震了,两个字——趴下!找最坚实的地方躲好。

另外,有坏的一面,就有好的一面,地壳板块运动带来地震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财富——自然资源。地下岩层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炭、铁矿、黄金、铜等等,这些岩层原本在地下深处,不便于开采,板块运动会造成部分岩层隆起,升到地表,这就给人类开采使用带来了机会,可以说为这个世界提供了多样的能源和金属材料。比如我国西南省份的山区,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板块撞击突起的褶皱山,有多种多样的矿产资源,贵州六盘水的煤矿,铜仁的汞,云南东川的锡矿和铜,四川攀枝花的铁矿和煤矿成就了攀钢集团,等等。最为知名的是太平洋板块隔山打牛,通过南极洲板块挤压美洲板块,形成的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是全球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全球最大的铜矿就在此,印象中这个地方每次大地震都会引发全球铜价的紧张。身处该山脉的国家——智利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享有“铜矿王国”之美誉,矿产出口助推智利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少有的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拉美国家。

除了矿产资源,板块运动形成的不同地形,会有不同的气候特征,比如新西兰,由于板块运动和大陆分离,孤身置于茫茫大洋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牧草生长十分茂盛,非常适合放牧,牛羊长得壮,奶也好,据说世界上70%的婴幼儿奶粉产品釆用新西兰生产的原料,这里也是国人喜欢的进口奶粉来源地之一。

日本的旅游胜地——富士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这个同样归功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撞击运动。

除此之外,在地壳运动中产生大量热量,距离地面近的可以用来发电或者取暖,比如由于两大板块交界处的西藏,建造了国内第一个地热发电站——羊八井电站。去年大火的雄安新区也在尝试开采地下热能,这个地方由于板块拉扯成了岩层断裂带。大家泡温泉时不知道有没有想到热水是地下岩浆传导上来的热量所致,这些温泉大都处于岩层断裂口,除非是不良商贩自己加热的水,不过不用担心岩浆喷出烧了你的脚,岩浆一般在地下30十公里的深度。

总之,地震只是板块运动,好比地球打了一个小喷嚏,和上天惩罚没什么关系,也别被各种虚头巴脑的谣言给骗了。他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好了,今晚就聊到这里,安心睡觉吧,明天还要去新西兰买奶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