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的罪人——北洋水师管带方伯谦

公元1894年,一道谕旨传到旅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手中,这是清廷下令诛杀方伯谦的诏书。接受命令后,丁汝昌下令将方伯谦下狱关押,第二天李鸿章下令将方伯谦从囚室带往黄金山麓斩首。方伯谦是北洋水师中前所未有的囚犯,那么他究竟犯了什么错,不仅被下狱,还被自己的长官下令斩首呢?

甲午海战的罪人——北洋水师管带方伯谦

方伯谦,字益堂,是晚清末年军官,在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中任职,曾多次参与与各国的海战。公元1854年生于闽县,祖籍福建侯官。方伯谦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六岁之时进入私塾读书,通知十年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船政学堂,成为这所学堂的第一期学生。进入学堂后,方伯谦学习的是驾驶,思念后方伯谦毕业。毕业后,他与刘步蟾等同上"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洋新加坡、槟榔屿,及渤海湾、辽东半岛各口岸。

统治十三年,方伯谦因为表现出色,获五品功牌,充"伏波"舰正教习。后来日本武力侵犯台湾,方伯谦接受调令进入台湾,并在台湾教练行营精兵。不久之后,成为"长胜"舰大副。

甲午海战的罪人——北洋水师管带方伯谦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中国与法国爆发中法战争,方伯谦受命率"威远"留守旅顺,方伯谦请于险要处修筑炮台,并亲自监造。炮台建成,即名之为"威远"炮台。"威远"炮台虽较小,但费用低廉,开支仅数千两,当时颇受好评。这期间朝鲜还发生了"甲申政变",方伯谦跟随丁汝昌一同入朝。

甲午海战的罪人——北洋水师管带方伯谦

光绪十一年的时候,成为新购买的巡洋舰"济远"号的管带,因攻被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奏保,升补游击,并赏戴花翎。在"济远"号上服役十四年后,因屡次功免补游击,以参将尽先补用。除此之外,方伯谦当年还曾与林泰曾一起赴天津,会同周馥、罗丰禄等议订《北洋海军章程》。

甲午海战的罪人——北洋水师管带方伯谦

光绪十二年翌年初,李鸿章奏保方伯谦升署北洋海军中军左营副将,仍充"济远"管带。光绪十七年,李鸿章到威海检阅海军事竣,方伯谦因在海军谦办时出力颇多,赏给"捷勇巴图鲁"勇名。光绪十八年初,署缺三年期满,实授北洋海军中军左营副将。

甲午海战的罪人——北洋水师管带方伯谦

公元1894年,光绪亲自下旨严令丁汝昌诛杀方伯谦,圣旨到的第第二天丁汝昌就杀掉了方伯谦,方伯谦是北洋舰队中被处决的最高级别的官员,究竟是为了什么才使得朝廷痛下决心杀掉方伯谦呢?

在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中,方伯谦的表现都令人起疑。他的行海日志上多记之事,存在许多有疑虑的地方。而他在黄岛海战中,带着济远号狼狈逃走不说,还撞沉了己方已经搁浅的战舰。许多人曾说方伯谦曾向日本投降,并且在船头悬挂日本国旗。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都是因为战争失利的原因。

甲午海战的罪人——北洋水师管带方伯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