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的典故是瞎編的?關於諸葛亮出山,歷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

前文所述,《三國演義》一書提及和撰寫的千餘人物之中,一文一武、二人堪稱“完美”:一者神機妙算諸葛亮、二者忠肝義膽趙子龍。《三國演義》一書故事情節的發展脈絡,也是二人所牽引:前者亂世梟雄曹孟德、後者天下奇才諸葛亮。由此可見,羅貫中先生對諸葛亮其人是多麼的情有獨寄和推崇備至,亦可見諸葛亮是多麼的獨樹一幟和舉足輕重。甚有人云,《三國演義》一書乃諸葛亮一人之“功名簿”,魯迅先生於《中國小說史略》一書中也如此的評價《三國演義》:寫關羽之義而似偽,狀諸葛多智而近妖。

三顧茅廬的典故是瞎編的?關於諸葛亮出山,歷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

(羽扇綸巾諸葛亮)

小說裡,諸葛亮初出茅廬、“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火燒博望破夏侯;二、火燒新野剿曹仁;三、火燒赤壁滅曹操。赤壁一役、顛倒乾坤,一直寄人籬下、顛沛流離的劉備乘勝追擊,一舉鯨吞了荊襄九郡的一大部分,此後又囊收了廣袤富庶的益州,真可謂蛟龍入海千疊浪、虎嘯山林萬卷風。

三顧茅廬的典故是瞎編的?關於諸葛亮出山,歷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

(劉備得諸葛亮,如魚得水)

談及“諸葛亮初出茅廬”,就觸及了《三國志.諸葛亮傳》之中的一大爭議,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的請出隆中,還是諸葛亮毛遂自薦的投奔劉備?

三顧茅廬的典故是瞎編的?關於諸葛亮出山,歷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

(《三國演義》小說中的劉、關、張三顧茅廬)

諸葛亮,字孔明,生於琅邪陽都的官宦世家,乃西漢時期的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裔。其生父諸葛珪官至太山郡丞,重病不治、英年早逝,諸葛珪之弟諸葛玄收養了諸葛亮、諸葛均及兩位姐姐。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本是豫章太守的諸葛玄被朱皓取而代之,生無所寄的諸葛玄帶著諸葛亮等人投奔荊州牧劉表,但途中染病、每況愈下,兩年之後一命嗚呼。不知何故,諸葛亮並未依附於劉表,而是隱居隆中、躬耕隴畝、務農為生。

三顧茅廬的典故是瞎編的?關於諸葛亮出山,歷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

(位於湖北省襄陽市的隆中)

已近弱冠的諸葛亮身長八尺(身高1.85米左右)、容貌甚偉,其玉樹臨風之身姿、儀表堂堂之俊貌,“時人異焉”,乃當之無愧的美男子也。諸葛亮心高氣傲、不近凡俗,自比於管仲、樂毅,只與崔州平(崔鈞,字州平)、石廣元(石韜,字廣元)、徐元直(徐庶,字元直)、孟公威(孟建,字公威)等人相交莫逆,一同四方遊歷、精進學識。

三顧茅廬的典故是瞎編的?關於諸葛亮出山,歷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

(姿容俊逸的諸葛亮)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剛愎自用的袁紹慘敗於官渡,劉備棄袁紹而走,投奔劉表且屯駐於小城新野。期間,劉備招賢納士、拜訪名流,借司馬徽(司馬徽,字德操)之口而知“伏龍、鳳雛”的雅號。得聞劉備求賢若渴,徐庶登門求見,對劉備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劉備應之,可徐庶又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故此,劉備三往隆中、顧於茅廬,終見諸葛臥龍之真容。

三顧茅廬的典故是瞎編的?關於諸葛亮出山,歷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

(小說和史實中,皆有茅廬三顧之故)

劉備問計於諸葛亮,如何匡扶漢室、誅滅奸臣,安治於天下。諸葛亮答之,董卓禍亂、天下分崩,群雄並起而逐鹿中原,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不可爭鋒;孫權經營江東三世,可援而不可圖。荊襄九郡之主劉表無治政之才、無治軍之能,不能據守荊襄之地,此乃天賜益助也。得“用武之國”荊襄九郡,益州如囊中之物、唾手可得,此後天下三分、聯孫抗曹,“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三顧茅廬的典故是瞎編的?關於諸葛亮出山,歷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

(《三國演義》小說中的“定三分隆中決策”)

以上,乃《三國志.諸葛亮傳》之中撰述的君臣相識、三顧茅廬和隆中問計,與《三國演義》小說中的內容出入不大。不過,裴松之摘撰的一則註釋,引起了極大的爭議。《魏略》所云,劉備依附於劉表之後,屯駐於樊城,諸葛亮心知曹操平定河北之後,荊州即是下一個目標,而劉表目光短淺、不通軍事,為求荊州免遭鐵蹄踐踏、刀兵屠戮,他就趕往樊城、拜見劉備。諸葛亮獻計於劉備,劉備從之而得益,故對諸葛亮另眼相看、待為上賓。《九州春秋》的記敘與《魏略》一致,因此,諸葛亮和劉備的初始和往來,就成了一樁懸案,眾口不一、爭議至今。

三顧茅廬的典故是瞎編的?關於諸葛亮出山,歷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

(《魏略》一書中的諸葛亮登門獻計)

裴松之認為《魏略》和《九州春秋》所撰之內容不實,而易中天認為《魏略》和《三國志.諸葛亮傳》所撰之內容皆實,筆者贊同裴松之的觀點。因劉備兵微將寡、求賢心切,且年近五旬、時不我待,若依《魏略》所撰之內容,諸葛亮獻計於劉備,“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那麼,劉備怎可棄置諸葛亮、任他“躬耕於南陽”呢?用人之際、得人而不用,實是不可思議也,故易中天的觀點難以成立,而裴松之的觀點更切實際。

您認同哪一種說法呢?是《魏略》中的說法、還是《三國志》中的說法呢?歡迎您留言討論。

(本號專注於歷史拾遺、人物品鑑,還望您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