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的醫生傾向於推薦國產創新醫藥

不足1/4的醫生傾向於推薦國產創新醫藥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溫淑萍 “在調查中,大多數醫生認為創新醫藥的主要不足在於患者的個人支付費用過高和創新醫藥推廣不足,大眾知曉率低。”昨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二部副主任邱月接受記者採訪時稱。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於8月15日發佈以“創新鑄就健康基業”為主題的《公共衛生領域的創新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據瞭解,該項調研在今年的4月至6月啟動,主要通過臨床醫生調查,以瞭解醫生在醫藥創新應用和推廣方面的作用和態度,同時瞭解患者的服務需求、對創新性醫藥的接受和依從程度。

最終,1478名臨床醫生通過線上填答方式提供了關於創新性醫藥應用和推廣的看法:大部分醫生樂於使用創新性醫藥,對創新醫藥的推廣作用明顯,約3/4的調查醫生過去一年向患者建議過創新醫藥。

在創新藥的推薦使用領域方面,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代謝類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佔據了醫生建議採用創新醫藥的前四位疾病。

另外,超過半數的醫生表示患者比較容易接受創新醫藥,也有小部分醫生表示患者非常容易接受。然而值得關注的是,患者對創新藥的完全依從性並不高,僅8.4%,絕大部分為部分依從狀態。

所謂依從性指病人按醫生規定進行治療、與醫囑一致的行為,分完全依從、部分依從(超過或不足劑量、增減用藥次數等)和完全不依從等三類,患者接受創新醫藥後的依從程度,是創新性醫藥能夠產生多大效果的關鍵性影響因素。調查組認為:個人支付費用高和對新藥、新技術瞭解不足,是影響患者採用創新醫藥的兩項最主要障礙,也是降低患者依從性的最主要原因。

在公共衛生領域,創新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死亡率的下降和預期壽命的延長,更重要的是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

調研發現,現階段我國依然面臨著多重疾病威脅並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複雜局面,傳染性疾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威脅上升,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黨總支書記、副主任李志新在上述報告發佈會上表示,“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公共衛生領域創新的政策文件,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但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肖慶文認為: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技術、服務、推廣和評估四個方面。技術上,公共衛生技術創新不足,資金投入機制不健全,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課題組調查也顯示,59.5%的醫生認為病人更傾向於購買(使用)進口創新藥物或技術,國產技術和藥品的競爭力還有待提高。

“僅不足1/4的受調查醫生傾向於推薦國產創新藥。”邱月說,無論是醫生推薦還是患者接受方面,進口創新醫藥的認同度都更高。我國醫藥創新水平與國際前沿水平的較大差距,客觀上制約了本土創新醫藥的使用。

服務上,我國基層服務能力有待提高,患者接受和依從程度較低,新興服務模式發展面臨制約。李志新說:根據國家提出的2030年每萬人有5名全科醫生的目標,全國應有約70萬名全科醫生。但截至2017年底,我國註冊執業的全科醫生共有25.3萬人,全科醫生缺口近45萬。

推廣上,創新醫藥推廣力度有限,醫務人員作用尚未有效發揮,人群偏好具有較大差異,推廣內容質量難以保證。課題組調查顯示,59.1%的醫生認為“推廣不足,大眾知曉瞭解不足”是當前創新醫藥存在的主要不足之一。

評估上,衛生技術評估缺乏明確的法律規範,評估方法不完善,合作機制不健全,缺乏統一的評估標準。我國衛生技術評估起步較晚,評估的立場和標準不同,評估的結果也會有差異,評估結果就會具有爭議性。

此外,不合理創新導致資源浪費,公共衛生費用支出負擔沉重,政府衛生費用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由2001年的15.5%提升到2017年的30.1%,創新成果評估亟待加強。

“建立以大健康為中心的公共衛生技術創新體系,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公共衛生技術,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以及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強技術創新制度建設。”肖慶文建議。同時,以醫保為抓手,做實家庭醫生制度,提升患者自我診療水平,建立以患者、人群為中心探索服務模式創新,增強基層服務能力,加強公眾參與,促進移動健康等新興服務模式發展;還要發揮醫生的推廣作用,通過提升醫生對創新成果的認知,發揮移動健康技術的優勢,完善保險保障的支撐作用,促進創新成果的推廣;要制定衛生技術評估規章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衛生技術評估機構、使用統一科學的評估方法,完善創新技術及服務模式評價體系,推動創新成果轉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