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手下也出过田况这样的人才,是他自己不会用!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王莽手下也出过田况这样的人才,是他自己不会用!

自从当了皇帝以后,王莽就开始了折腾,不断的改变前朝的制度,不断的更换老百姓手里的货币,不断的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新思想。大家不买账之后,又不断的给好处收买人心。

比如说,他就分封了不少诸侯。那封了诸侯就要给人土地,可王莽封的人实在太多了,土地给不出来,可说话也不能当放屁啊,他就赐给受封的人一捧茅土,那意思算是交了定金,以后再和人家兑现土地。

还有,在我们前面说到吕母起义的同时,有一批人聚集在一起做了盗贼,王莽很聪明,他派人去赦免了盗贼,只要他们继续做好人,就不再追究。这使者回到朝中以后就像王莽禀报,陛下啊,那些盗贼被赦免之后是解散了,可没过多久还会重新聚集起来。

王莽一愣,怎么回事,你没好好打听打听吗?

使者说,打听了,他们都说了,因为国家有了很多新制度,为了配合新制度又制定了很多新法令,大家被新法令约束住了手脚,干什么事情都怕犯错。努力种田吧,得来的粮食都不够交税的;关起门来安分守己过日子吧,又会因为邻居私自铸钱之类的事情受到牵连。还有就是那些地方官,听说他们因为朝廷发不出薪水,就变着法子从老百姓身上捞油水,我们是走投无路才做的盗贼。

使者这番话让王莽真是下不来台,一怒之下就免掉了他官职,然后胸中怒气不消。这时候有明白人看出了皇帝的心思,就站出来禀报。

陛下,不要听那些刁民的话,他们是本性懒惰狡猾,不愿意辛苦劳作只想潇洒舒服,这样的人就该严惩,陛下不该为这样人和事情生气的。国家大了什么样的人都会有的,这都是毛毛雨小事情,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自取灭亡的。

听完了这些话,王莽的气顺多了。好话确实好听,也能健脾通气,可天下该乱还是要乱的。除了赤眉军、绿林军这样的大股起义军,外面还有匈奴人三天两头的来挠痒痒,搞得王莽是心烦意乱只好不断的征兵讨伐。这一征兵又把老百姓整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王莽就这样不断帮助对手壮大。

到了这个时候,王莽还是没有认识到问题的出处,他只是觉得自己是有劲没地方使,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要盖宗庙建王家祠庙。王莽动用上万民工,从据说是他的祖先黄帝开始,一共建造了九座祠庙,除了让老百姓更恨他以外,没有任何的疗效。

之后又发生了更悲惨的事情,王莽的皇后去世以后,太子王临和王莽姬妾的私情被发现了,之后王莽还发现了王临有好些个地方和自己对着干,一怒之下他把王临打入大牢赐了一杯毒酒,就这样,王莽干掉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

可这还不算完,没过多久,王莽那个精神不好的儿子王安也生病死掉了。四个儿子都挂了,王莽的心情可想而知,不过王家并没有因此绝后,因为王莽除了和皇后生了这四个儿子之外,还有其他的儿子,当然他们的下场也不是很好,这些会在后面提到。

好在王莽足够坚强,外患就征讨,造反就平叛。可悲催的是,自己的人都不怎么给力,连连吃到败仗。其实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无能的,翼平郡有一个叫田况的就十分厉害。

当时正是赤眉军最嚣张的时候,田况就把治下十八岁以上的都召集起来,凑了有四万多人,然后把兵器库的武器发给他们,又把军法刻在石头上,向这些临时士兵们表示,这不是演习,这不是演习。这消息就传到了赤眉军那里,他们感觉这个田况不是一般战士,就没敢进入翼平郡。

治下的安全问题解决之后,田况又及时的向王莽请罪,请求治自己擅自调军之罪,还表示以后肯定能把贼人消灭。王莽看到奏折之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可毕竟也算是一件好事,就打马虎的给田况下了指示,没有朝廷的虎符就擅自调动军队,你这有犯上作乱之嫌,按理应该同贻误军机论处,念在你有情可原,又保证为朝廷除贼,饶过你这次吧。

田况看皇帝肯定了自己,干劲更足了,不是那些反贼和盗贼不敢来自己的州郡吗,那我就主动会会你们吧。他就带兵越过自己的势力范围去攻打盗贼,所到之处无往不胜。王莽接到捷报之后非常高兴,就下令让田况代理青州和徐州两州的州牧,让他为国家继续除贼。还告诉田况,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会派人去和你并肩作战的。

很快王莽就接到了田况的奏报,陛下,现在盗贼们刚刚发展起来,势力还不是很强大,但也不是地方官吏和那些民兵预备队能打的过的。盗贼之所以一直难以根除,主要责任还是在县里的官吏没有足够的重视。一旦有情况发生,县里就糊弄郡里,郡里又糊弄朝廷,明明有一百人贼人,偏偏上报说有十个,明明有一千个人作乱,偏偏上报说有一百个。这就导致了朝廷对盗贼事件不够重视,没有把他们根除在萌芽状态,直到他们形成规模气候,这才调兵遣将平乱。

派出使者调查情况,那郡县里的人却没有把精力放在盗贼身上,反而是想尽办法讨好那些使者,给人家供酒供菜送钱上供,就是为了让自己逃脱罪责。使者这块不说,就是那些来征讨的将帅,他们一般是不会亲自上阵杀敌的,那士兵们哪来的积极性啊!一和盗贼交战就败退,一和盗贼交战就溃逃,白白的浪费了百姓给他们提供的钱粮。

前几次盗贼们接到陛下的赦免令,刚要解散回家,这时候居然有官兵趁人家不防备偷袭他们,弄的他们重新退回山谷继续做盗贼。最严重的是,这个消息传开以后,其他郡县里

本来已经投降的盗贼都受到了惊吓,十多天的时间,就有十万多人重新走上盗贼的岗位。

现在天下不安民心不稳,很多地方是物价飞涨,我听说陛下准备派太师和将军前来讨贼,这二位爷都是朝廷重臣,肯定不会少带人前来的,这会给沿途的百姓造成更大的负担。可如果他们带的人少了,那又没有什么用处。

我有一个建议,陛下可以给全国州牧大尹以下的官吏下令,让他们赶紧行动起来,把那些没有城堡和小封国的百姓都集中起来,让他们带着粮食迁移到大城里,齐心协力守卫大城。这样的话,盗贼来攻城就很难攻下,又很难搞到粮食,他们很快就会内乱起来。到那个时候,朝廷是招安也好是讨伐也罢,是想怎么样就能做成怎么样,这才是上上之策。

如果陛下只是派出更多的军队来讨伐,那给百姓造成的麻烦会大过盗贼,只会事得其反。陛下不如调回外派的使者,不要出动更多的官兵,先让百姓缓一缓,您在把平定两州盗贼的任务交给我,我一定会让您满意。

要说这田况可真是个人才,这点道理咱们这么一看,都是十分非常的有道理,可到了王莽那里,这话就变的十分的刺耳,这是明显的贬低朝廷嘛!

王莽就把田况明升暗降,调到长安做了师尉大夫,又另派他人去接替田况以前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