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天下開始亂了,赤眉軍登上了舞台!

歷史很繁,我來把它簡化;歷史很亂,我來把它梳理;歷史很枯燥,我來讓它有趣起來!

王莽的天下開始亂了,赤眉軍登上了舞臺!

王莽就這麼作啊作,把天下弄的亂套,把老百姓弄的叫苦不迭,終於出事了。

公元14年,在琅琊郡海曲縣,有一個姓呂的縣吏,因為犯了一點小罪被縣令給殺了。這姓呂的死的比較簡單,可他卻有一個不簡單的母親,人稱呂母。呂母比較有血性,家裡也比較有錢,她就散盡家財結交了很多的年輕人,同時還購買了很多的武器。

因為呂母仗義,很多受到好處的人都覺得應該為她做點什麼,大家就去詢問呂母,呂母一改平日的豪俠氣概,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說到,我之所以對諸位這麼好,是有求於各位,因為縣令不仁,枉殺了我的兒子,我想為子報仇,你們能可憐我嗎?

這幫熱血青年哪受得了這個,紛紛表示願意幫忙,這一下子就聚集了上百人,他們和呂母一起到搬到了海上住,同時廣招亡命之徒,很快呂母手下就有了上千人手。公元17年,呂母自稱為將軍,帶著手下的人來攻打海曲縣,很快就攻進了縣城,活捉了縣令。

這縣裡的官吏都為縣令求情,呂母絲毫不為所動,當初我兒子就因為一點小過錯,就被縣令枉殺,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然後就殺掉縣令祭奠兒子,又帶領手下重新回到海上。這件事情之後,呂母的名聲就傳開了,她的隊伍就越來越壯大,到最後就發展到了上萬人。

到了公元18年,呂母病逝,群龍無首,她手下的人無法再一起聚集,就各自尋找新的主人,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投靠了一個叫樊崇的起義軍首領。

這個樊崇,是琅琊郡的一個農民,當年在莒地給人家打工,因為為人仗義愛打抱不平,所以頗有威望。他看到天下不平,老百姓日子過不下去了,就在莒地聚集起了幾百人起兵造反了,後來又轉戰到泰山,自稱三老。

那時候也趕巧,青州和徐州發生了災荒,老百姓走投無路很多人都當了強盜,強盜們都覺得樊崇是個英雄,紛紛歸順了他。就這樣一年左右的時間,樊崇手下的人馬就擴充到了上萬人。

在樊崇的影響之下,他的幾個老鄉紛紛起兵,一共也有上萬,他們最後都投奔了偶像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哭罷之後,大夥從為數不多的詞彙量中想起了一個詞,衣錦還鄉。他們決定要去攻打莒縣,可勇猛的人們沒想到的是,他們的老家有著和他們一樣勇猛的官兵,莒縣是久攻不下。

那就算了吧,他們雖然榮譽感強,可更是務實,就轉而攻打姑幕縣,這個地方比較好打,大勝殺萬餘人,然後大家北上去了一趟青州,所過之處是搶掠一遍,滿載回到泰山,駐紮在南城縣。

這會的樊崇已經是鳥槍換炮不一樣了,當初起義是因為窮,只為搶一口飯吃,現在人馬也多了,地盤也有了,地位了高了,境界也就出來了。樊崇的軍隊就約定,大家以後要有規矩,殺人者處死,傷人者要賠償,雖然沒有形成書面文字,大家要牢記在心。

還有,既然人多了,就要分出個等級來,職位最高的稱為三老,其次叫從事,然後叫卒吏,其他都稱為巨人。雖說訂了規矩分了等級顯得檔次高了一些,可樹大招風啊,樊崇的名字就傳到了王莽的耳朵裡,王莽就派平均公廉丹和太師王匡去攻打樊崇的軍隊。

聽到朝廷的軍隊來了,樊崇和大夥一商量,那就迎戰吧,不過他們有一個擔心,就是害怕自己的部下和王莽的軍隊混淆不清,經過大家一番討論,決定把自己人的眉毛都塗成紅色,這樣就不會認錯了,從此以後他們也就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赤眉軍。

塗了眉毛的人果然不一樣,不但在敵我問題上容易分清了,打仗上也是更勝一籌,赤眉軍大破官軍,殺死了朝廷上萬人,廉丹戰死只有王匡逃回去了。樊崇這個痛快啊,他趁著這個勁頭又去幹了一次以前沒幹成的事,帶領十萬人馬再次去圍攻莒縣。結果有鬱悶了,圍了幾個月,還是沒有拿下。

樊崇有點下不來臺了,這個時候一個老鄉給樊崇搬來了梯子。

老大,莒縣是我們的故鄉,幹嘛要打它哪?

樊崇一聽,趕緊轉身,好吧,就退兵去了。

雖說有這麼一個小插曲,可一點都沒影響樊崇的光輝。這時候呂母去世了,她的大部分人馬就投靠了樊崇,樊崇得到了鼓勵,他就帶領赤眉軍侵入東海郡,然後又和朝廷的軍隊幹起來了,結果敗了,損失了幾千人。

赤眉軍不虛榮知進退,就離開了東海,轉而攻打那些好欺負的地方。一番周折之後,就到了蒲陽。這時候已經是公元23年了,樊崇得到了一個消息,同樣起義的兄弟單位立了一個皇帝更始帝,還哥們是劉邦的親子孫,根正苗紅。這個更始帝還給樊崇送來了邀請函,約他一起打王莽恢復漢室江山。

樊崇雖然是農民出身,可等級正統觀念還是很強的,他一直都覺得自己這幾年雖然威風,可總是像土匪一樣的存在,現在老劉家的正統接班人出現了,還這麼給面子邀請自己,樊崇就把士兵留在駐地,帶著二十多個屬下趕奔洛陽,投靠更始帝。

那這個更始帝是何方神聖,樊崇又會得到何種待遇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