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來源 | 外語聽力大師(ID:listen2this)


轉發集3贊,即可免費諮詢一次!


以前的文章中,我提到了要儘量模仿嬰兒習得語言的方式學習第二語言,這其中就有某些教學方法。有段時間“浸入式教學法”學英語很流行,顧名思義,浸入式教學法就是把自己沉浸在英語的環境中,這樣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會英語了。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人民大學有個學霸,是這個教學法的擁躉者,他以為浸入就是隨時聽英語,讓自己處於英語的環境中。為了學好英語聽力,就每天帶著自己的收音機聽英文廣播,他的毅力是很強的,方法看起來也沒錯,但是堅持了半年下來,發現自己能聽懂的非常有限,最熟悉的是新聞開篇招呼語和結束語。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我曾經在一家日企工作過幾年,該日企有很多菲律賓的常駐工作人員,按說菲律賓人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是他們也有當地的母語,這些菲律賓人長期駐紮在中國,他們採用母語他加祿語交流,這種交流我經常聽,但是兩年過去了,除了表示同意單詞能聽懂之外,別的單詞我一個也不懂。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難道是“浸入式教學法”出問題了嗎?


沉浸英語環境,當然是會起到一些作用的,最起碼強迫你必須想辦法用外語去表達。這是很多外語機構推崇的方法,比如找外教來全天24小時跟你練習,再比如純外語的夏令營之類的。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因為這種教學法,是符合克拉申的可理解輸入理論,但是對教師和環境的要求非常高。浸入的前提是高質量的師生互動,學生出現錯誤後,要有教師24小時的隨時糾錯,還得用具體的、學生可理解的方式糾錯。


且不說外教數量達不到,就算是有足夠的外教加入,外教的認識水平也是打問號的。他是否理解教育心理學?是否有能力捕捉到每個學生所處的不同狀態,按照克拉申的i+1的程度幫學生糾錯呢?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而實際情況是,我們很難人工創造出一個全外語的環境,至少在我國,浸入式教學法的實現是非常難的。很多地方所謂的浸入式,就是一個外教一群學生,外教沒有精力全部糾錯,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產生了錯誤對方也無法幫他糾正。


可是如果客觀條件不充分,沉浸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你只知道用你可憐的詞彙量去結結巴巴地表達你的意思,很多時候詞不達意,甚至你想的和你實際表達出來的大相徑庭。


如果實際水平太低,再讓你沉浸,也不可能把不懂的詞彙表達出來。從這個層面上講,所謂的純外教教口語就是個偽命題,經過一段學習後,你會的還是會,不會的還是不會。沉浸的時間越久,你就越是陷入了低水平重複的誤區。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而且這種浸入式教學法還有一個誤區,就是該教學法認為,會說了,自然就能聽得懂,而實際過程是這樣的嗎?其實實際過程正好相反。

實際外語學習中,學習材料難度對學習者來說,如果能夠說出來,那麼肯定能聽懂,但是如果聽不懂,那就肯定不會說。也就是,聽是大於說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觀察嬰兒你就會發現,好多不滿一歲的嬰兒,他能聽懂媽媽的簡單指令,但是卻沒法表達自己,還不會說話。而到了兩歲左右,很多孩子能說出簡單的句子,聽懂別人的更加複雜的話也沒有問題。所以,人類大腦中的聽力系統,就是先能聽懂,再學會說。

如果這種“浸入式教學法”不恰當或者無法實現,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訓練方法呢?

在聽寫之處,大家談不上可理解,因為對語言的敏感度都沒有建立起來,所以先要去聽寫磨耳朵。而選擇合適的聽力材料,是在大家通過聽寫,對單詞辯音變的很熟之後才要面臨的。


這就是輸入假說的範疇了。輸入假說也是克拉申語言習得理論的核心部分。他曾用一本專著論述他的這個假說。克拉申認為,只有當習得者接觸到“可理解的語言輸入”( comprehensibleinput ),即略高於他現有語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語言輸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於對意義或對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對形式的理解時,才能產生習得。這就是他著名的 i + 1 公式。i 代表習得者現有的水平, 1 代表略高於習得者現有水平的語言材料。根據克拉申的觀點,這種 i + 1 的輸入並不需要人們故意地去提供,只要習得者能理解輸入,而他又有足夠的量時,就自動地提供了這種輸入。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那個勤奮的人大學生,聽了半年聽力也沒聽懂幾句新聞嗎?所以,你明白了,為什麼我沉浸在菲律賓他加祿語好幾年也聽不懂嗎?因為輸入的語言,比本身的語言水平高了太多層級,達不到可理解輸入的狀態,這種情況下,即使再費勁地進行聽力練習,也依然聽不懂。

所以為了聽力練習的可操作性,我一再給大家推薦,在你對聽力努力很久之後,茫然無措時,選擇聽寫作為第一步。只有通過聽寫達到一定的聽力水平之後,你才能夠運用這種理論來進一步進行精聽練習,從而達到順利聽懂英語。

相信大家,現在肯定知道為什麼聽力的練習材料要有所選擇了嗎?因為如果你現有水平跟材料難度差距太大,輸入的材料對你來說是無效的,跟聽噪音沒什麼兩樣。

不光是聽力方面,包括閱讀也是這樣,我也提倡可理解輸入。這就是牛津書蟲類書籍能夠長盛不衰的理論基礎,作為分級讀物,一級級讀上去,就跟升級打怪一樣,慢慢的水平就提上來了。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不過理想的狀態一般都是不存在的,對很多人來講,自己的i在哪裡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如何去尋找i+1的材料。即便有時候能夠尋找到i+1的材料,這種材料的獲取也是不穩定的。有沒有簡單可行的方法可以測試目前的聽力水平,並找到合適自己的聽力材料呢?

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是,大學英語四級過了,先拿四級聽力開始測試,如果很難,那就練習四級聽力,如果沒有那麼難,那六級水平的聽力對你來說就是合適的,六級過了,就聽託福聽力。

如果你並沒有按照這種系統來進行練習,就先從VOA慢速英語開始聽吧,慢速聽完了,就聽常速英語。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有的同學用播講材料來學習外語,部分播講材料是按照克拉申的可理解輸入理論來進行編排的,但是其實要整個課程過程是否都是差不多的難度,這點對教材的編寫者來說難度很大,所以播講類材料學外語也得慎選。


而我們能接觸到的外語聽力考試這些材料,最起碼他們的難度是固定的。當然,播講類材料,作為泛聽的內容來聽,還是不錯的,隨著你能聽懂的越來越多,能讓你內心很有成就感。


為了答謝各位粉絲,特展開免費諮詢活動,僅限一月:

2集齊3個贊

3集贊之後截圖發給大師,並向大師提問

4大師將在24小時之內給你回覆

5 本活動有效期為2018年9月15日-10月15日


您可以在公眾號提問,並給予10元打賞,我就可以為您的聽力問題答疑解惑,長期諮詢請聯繫,外語聽力大師個人微信公眾號(cathylee83),需要商業轉發請提前聯繫!


這個陷阱不能踩!否則聽力沒有救!看到的都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