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国军最精锐的部队,为何在淮海战役中没能跳出包围圈

一直很好奇淮海战役中国军精锐兵团为什么不能突围?淮海战场,一马平川。国军三大兵团,云集了第五军,十八军等精锐,为什么就突不了围呢?

号称国军最精锐的部队,为何在淮海战役中没能跳出包围圈

第五军隶属于邱清泉的第二兵团,第十八军隶属于黄维的第十二兵团。战役第二阶段,华野先是围困了十二兵团,十二兵团也曾准备突围,结果十二兵团的八十五军110师在师长廖运周(共产党人)的策划下战场起义、23师也投了诚,导致整个十八兵团突围失败。

号称国军最精锐的部队,为何在淮海战役中没能跳出包围圈

杜聿明随即派出第二、第十三和第十六兵团救援被围在双堆集的十二兵团,可惜没等到援军到就被华野和中野消灭了。救援十二兵团的第二、第十三和第十六兵团自1948年11月28日出兵以后,没等靠拢十二兵团就被华野团团围困在陈官庄,另外一路救援十二兵团的第六兵团,由于指挥官李延年被华野打怕了,所以他令第六兵团龟缩在蚌阜隔岸观火。

号称国军最精锐的部队,为何在淮海战役中没能跳出包围圈

再说,被围困的杜聿明集团的三个兵团,第十六兵团率先突围,结果因协调错误,导致大部分被全歼。剩下的第二和第十三兵团,此时大势已去。在挣扎一番之后,也成了瓮中的王八。所以,尽管第五军和第十八军系国军五大王牌军之一,但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号称国军最精锐的部队,为何在淮海战役中没能跳出包围圈

原因是很多的。有国军各自保存实力的自私自利的问题;也有共军潜伏多年的地下党员的功劳;还有那数不尽的支前小推车等等等等。总之一句话“人心向背是决定这次战役胜败的关键”,什么王牌,在人民的力量面前都是弱不禁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