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國際化教育一定要有顆傲嬌的「中國心」

《杭州日報》:國際化教育一定要有顆傲嬌的“中國心”

通訊員 向文凱 記者 張向瑜

“我們的教材中,中國古代的寓言如亡羊補牢、南轅北轍、刻舟求劍,一看,都是不聰明的人。而講到國外,卻湧現出很多先賢。”“再看現在的繪本很受推崇,小朋友看得最多。但你看看,是不是大多數都是國外的?”“國際化教育,不是去中國化,而是應該有更多的民族歸屬感、自豪感!”

“國際化教育,不僅是活動交流,更是要體現在課程上,通過國際課程,培養國際視野。”

《杭州日報》:國際化教育一定要有顆傲嬌的“中國心”

昨天,在一場主題為“課程創新 學習變革”的國際化教育論壇上,與會的專家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國際化教育正在迅速發展,但這絕不是“去中國化”,而是更需要立足本國,需要一份家國情懷。專家們再三強調 國際化教育更要有顆“中國心”這次論壇,由浙江省教育學會活動課程分會和德清縣莫干山外國語學校共同主辦。活動邀請了圈內多位“大咖”前來現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副主任、教授王力,浙江省中小學教師與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劉力,浙江省教科院原常務副院長、浙江省教育學會活動課程分會原會長楊章宏,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學總校長、國培計劃專家庫成員、省“2211”工程名師吳幼春,來自德國的創造性教育家、跨界設計師、霍博學院聯合創始人Ansgar Halbfas等。在談到國際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去開展課程創新、學習變革,專家們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王力教授認為,國際化教育最重要的體現是在國際視野、國際思維,是培養人的一個系統工程;劉力教授也再三說,在接軌世界的過程中,更需要保持“中國心”;楊章宏會長也提到,無論學習如何變革,知識和能力的本質關係不變,“深入淺出”的過程,從哪裡來、怎麼獲得,關鍵在於應用;吳幼春校長則以英語學習為例,如何以這門語言工具為基點,“撬動”起整個文化理念的交流;Ansgar Halbfas則以自己為例,談到了德國在課程中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一些做法,從小事做起。聚焦“王者榮耀” 體驗國外禮儀 論壇的展示課程得到專家好評在昨天的論壇上,莫干山外國語學校開出了一系列的公開課,得到了與會專家和教師們的一致好評。比如面向一年級學生的課《有趣的見面禮儀》,通過圖文視頻、現場演示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對鞠躬、握手、擁抱、貼臉、貼鼻、合十、吻手等各種禮儀有了瞭解。學生從體驗活動中,不僅知道了每個國家不同的禮儀,懂得如何去展示自己的風度,更重要的是學會以禮待人、入鄉隨俗,尊重和欣賞不同的文化習慣。類似這樣的課程,在莫外還有很多。據瞭解,目前學校已經在各個年級開出了系列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包括祖國家鄉、世界各地、自然社會、國際觀念等四大類,涵蓋環境資源、文學藝術、節日禮儀等各個方面。而在另外一堂“PBL”(基於項目的學習)課上,學生們聚焦的話題是“王者榮耀為什麼這麼火”,也得到了專家們的好評。前期,學生已經通過近一個月時間,進行了各類調查走訪,瞭解遊戲會火的原因。課堂上學生通過辯論會的形式,認識遊戲對我們生活好和壞的影響。最終,他們還將通過倡議書和海報的形式,給遊戲開發商、玩遊戲的人一些合理的建議。“植根傳統,放眼世界”,莫外的這八字辦學理念,得到了與會專家的一致肯定。“無論是課程設計還是教學方式的改變創新,莫外始終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多元的發展平臺,強調個性化教學,做到因材施教。”莫外校長沈國興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