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召喚 「網際網路+」時代的圈子

百年前,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是通過報紙、雜誌;十年前,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是通過傳統PC互聯網;而如今,套用改革開放時期一個使用非常頻繁的詞形容:“在網絡高速發展的浪潮下,伴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逐漸轉向了移動互聯網。”

顯然,不知什麼時候起,生活與移動互聯網已經變得形影不離,我們只需要輕輕的點觸指尖,就能夠隨時隨地獲取想要的信息。而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正因此被移動互聯網所改變著, 其中“衣食住行”則永遠是亙古不變的最讓人關注的主題。

時代在召喚 “互聯網+”時代的圈子

目前移動互聯網在國內發展極為迅速,根據一項調查顯示2012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的規模為549.7億元,相比11年增長率為94.6%。而這種爆發式的增長也帶動了國內手機APP市場的快速發展,尤其是iOS和Android端,手機APP更加豐富和多元化,除了傳統的多媒體、遊戲領域外,也逐漸的滲透到衣食住行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包括地圖、團購、天氣、酒店、美食等,可以看到,移動互聯網正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信息時代下人們的日常生活。

據統計,我國每天平均有超過6億筆微信支付產生,擁有5.2億活躍用戶的支付寶在33個國家和地區上線使用,摩拜和ofo提供5000多萬次騎行,餓了麼、美團、百度外賣三大平臺產生超過2000萬份外賣、1億件快遞包裹被髮往世界各地……五年來,得益於4G高速網絡的廣覆蓋,移動互聯網迅速佔據了國人衣食住行的各個場景,不僅深刻變革著經濟運行模式和百姓生活方式,還為層出不窮的創新創業提供了源動力。

時代在召喚 “互聯網+”時代的圈子

從互聯網時代的跟隨模仿,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理念模式輸出,中國互聯網行業不斷蛻變,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與國外巨頭並世而立,成為全球技術創新的引領者。互聯網新消費、新需求、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為經濟發展增添新亮色,也成為中國互聯網模式輸出的重頭戲。

得益於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和支付手段技術的多元化,互聯網經濟內涵更加豐富。從網上購物、在線教育、在線旅遊,到網上外賣、互聯網理財、移動支付、共享經濟、新零售等,移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豐厚土壤。共享單車、掃碼支付等業態跨出國門,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壯大的註腳。

時代在召喚 “互聯網+”時代的圈子

作為與人們日常生活最為密切的“衣食住行”話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與商業化永遠擺脫不了這些領域帶來機遇,而目前移動APP應用作為企業吸引移動智能終端用戶、佔據移動互聯網入口的重要方式,從整個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衣食住行類應用的定位不斷垂直化發展已經成為必然,移動互聯網已經影響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並且這種改變還會繼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