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密州,在千骑卷平岗的猎场,在幽梦忽还乡的小轩窗

即使到现在,我还是经常会把苏轼的两首词弄混,一首是《江城子·密州出猎》,一首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两首词,同样的词牌,同样的韵脚,同是熙宁八年创作于密州,所以尽管表达的情绪和气氛截然不同,之于我而言,想不搞混也难。

熙宁八年,对于大宋王朝而言,是多事之秋。而这纷繁复杂的源头,要从熙宁七年的一件奏疏说起。

苏东坡的密州,在千骑卷平岗的猎场,在幽梦忽还乡的小轩窗

熙宁七年,光州司法参军郑侠上书宋神宗,说大宋内有天灾人祸,民情汹汹,外有大辽环伺,步步紧逼,这内忧外患的状况,都是因为执政大臣多行不义所造成。矛头直指力主变革的王安石。郑侠还把民间百姓的惨状画成一幅《流民图》呈给宋神宗。宋神宗大为震动,很快下令暂停青苗、免役、保甲等十八项法令。同年四月,王安石罢相,出任江宁府知府。

这份看似人微言轻的奏疏,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分水岭。

苏东坡的密州,在千骑卷平岗的猎场,在幽梦忽还乡的小轩窗

熙宁八年正月,时事倒转,郑侠获罪入狱,后被流放广东英德一带。是年二月,王安石罢相十个月后,再度回京复职。可惜的是,如今的宋神宗已经不是往日的宋神宗。宋神宗已近而立之年,对变法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主张,不再对王安石言听计从。重执相印的王安石想必干得并不开心。翌年十月,王安石再度罢相。他从此退居金陵,潜心学问,不再过问政事。

其实,王安石不是大宋王朝唯一的改革派。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刚刚进士及第不久,就赶上了宋仁宗时期的庆历新政。庆历三年,范仲淹、富弼、韩琦联合执政,欧阳修、蔡襄等人同为谏官,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条陈十事,革故鼎新。然而改革不到两年时间便宣告失败,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相继被贬,各项改革措施陆续废止。

苏东坡的密州,在千骑卷平岗的猎场,在幽梦忽还乡的小轩窗

同为半途夭折的变法,相比对王安石变法的褒贬不一,后人对庆历新政多数持肯定态度。这其中有很多客观因素,而苏轼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说到苏轼的敌人,王安石是个不能回避却又不好评价的人。欧阳修之后,苏王两人同执大宋文坛牛耳,却又分属两个不同的政治营垒,彼此欣赏却又各抱成见,恩怨纠缠不清。因为王安石的存在,苏轼仕途屡屡受挫,“乌台诗案”后,王安石却又声援过苏轼。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消极态度以及刺讽变法的诗词,因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声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对王安石变法的风评。

苏东坡的密州,在千骑卷平岗的猎场,在幽梦忽还乡的小轩窗

因不满王安石变法,苏轼自请出京任职。他远离大宋王朝的政治中心,辗转各地为官,颇有政声。熙宁七年十二月,苏轼转任密州太守。熙宁八年正月二十日,到任不到两个月时间,他忽然思念起亡妻王弗,作了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的密州,在千骑卷平岗的猎场,在幽梦忽还乡的小轩窗

说起来,苏轼的结发之妻王弗过世已有十年了。王弗16岁就嫁给了苏轼,与他携手共渡十一载春秋,死时年方27岁。王弗过世三年后,苏轼续弦,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正是王弗的堂妹。苏轼有词作《西江月》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苏轼尽管有极深的庄子情结,梦里梦外,终究不能做到鼓盆而歌。

这一年冬天,苏轼又创作了词史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东坡的密州,在千骑卷平岗的猎场,在幽梦忽还乡的小轩窗

苏轼对这首词作颇为得意,在给友人的信中如此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有宋一代,边患不绝,大辽、西夏、女真屡屡犯边。而边境少数民族组成的蕃兵,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和牛羊,每遇外敌便奋力拼杀,是抵御外敌的强大军事力量。熙宁八年十一月,宋神宗对蕃兵体系进行改革,下令按“九选五、六选四、五选三、三选二、二选一”的原则组织陕西边境地区的蕃兵。苏轼的这首词,未必不是因宋神宗颁布的法令有感而作。

苏东坡的密州,在千骑卷平岗的猎场,在幽梦忽还乡的小轩窗

对了,苏轼在密州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熙宁九年中秋,他通宵畅饮,喝得醉醺醺的,又作了一首词,名字叫做《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公认为中秋词中的千古绝唱。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毫不客气地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