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舫法師:唯識學 思量能變識(人生論三)

法舫法師:唯識學 思量能變識(人生論三)

2016年12月27日井陘縣獲“中華詩詞之鄉”、“中國楹聯文化縣”榮譽稱號

2016年12月27日井陘縣獲“中華詩詞之鄉”、“中國楹聯文化縣”榮譽稱號

第四節 體性、行相、相應

以思量為特殊)能(體性) 的第七識,是恆審思量而執我的,恆是恆常不斷義,審是審察,即深刻的觀察。第六識雖然也審思“我”,卻是不恆。第八識雖是常恆,而根本不審察有“我”。前五識則既不審也不恆。只有此第七識既是恆常,又是審察。故有頌雲:“恆審思量我相隨。” 不過這種行相,是我們平常意識所覺察不到的;因此識是潛意識。其實,第七識安立是多餘的!在《攝論》中第七識名染汙意,因為此識有四煩惱相應。又名恆行意,因為第六意是間斷的。其實,間斷只是作用,間斷染汙只是煩惱作用,應該意識只有一個。如《成唯識論》雲: “意及意識,同名意故。”就證知意識只有一個沒有兩個。若依《起信論》說,意與意識也是沒有明白的界說的。

這第七識有四個煩惱心理恆常與它相應(俱),時時刻刻與第七識俱行不離。論雲: “此中俱言,顯相應義,謂從無始至未轉依,此意任運,恆緣藏識與四煩惱相應。”因此,此識名染魼意。那四種呢?

頌雲: “謂我痴我見,並我慢我愛。” 這四種都以“我”為依止,而在心裡上是有次序的:即是先對事物真理缺乏理智的瞭解(無明),次以自己所認識的為正確(我見),根據這種見識而有倨傲(我慢),由此也就愛著於我。這四種煩惱,是一層深著一層。

我痴,痴即愚痴,亦即無明,或名無知,切實一點說:就是無知識、無理智之謂,為一切煩惱的根本。對於我法相及真理不能瞭解,故曰愚痴。無明有二:一共無明,亦名相應無明,謂與貪慢疑等一切煩惱心理相應而起的。總而言之,無論什麼煩惱心理生起皆雜有無明。二不共無明,又有二種: (一)獨行的無明,是獨起的,也有二種: (1) 是有意識的與忿怒等心理現起的無理智狀態, (2) 是無意識的與忿怒等心理現起的無理智狀態;(二) 恆行無明:這正是此第七識相應的無明,就是不瞭解我相真理的無理智狀態。因此識是恆行不間斷的,故此無明亦是恆行。列表如次:

法舫法師:唯識學 思量能變識(人生論三)

我見,就是我執,人生的肉體與精神,本是因緣所生法,本無我之實性存在其中,但是人們明此非我的法上,妄執為我,而以為這種見解是對的,故名我見。

我慢,慢是倨傲,這是自高自大的心理,這種心理是依我執而有的,故曰我慢。

我愛,等於我貪,對適意的境,生貪愛故,因為愛著我故,名曰我愛。《成唯識論》雲:“於所執我,深生貪著,故名我愛。”

這第七識是以思量有“我” 為體性為作用的,其作用的心理,即此四相應心所,又都是以“我” 為出發點,故第七識就是我執論。

“及餘觸等俱”。第七識不僅與這四種煩惱相應,並且與其餘的觸、作意、受、想、思五遍行相應。還不只此五遍行相應,故《八識規矩頌》雲: “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痴我見慢相隨。”還有昏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八種,及一個別境所攝的慧心所。這些心所,了境能變中已說。

“有覆無記攝”。無記性有兩種:前說第八識是無覆無記所攝,這裡說第七識是有覆無記所攝。有覆即染義,第七識的本身性質,不是善也不是惡,不會起惡念作惡事,故說無記。但因為有煩惱相應而起,則此識自體被煩惱蓋覆著、染魼著,故說是“有覆的無記性”。因為有這些煩惱相應的緣故。所以這第七末那識,又得一個別名,曰染魼意,即有煩惱染魼的意識。

第五節 末那之界系與伏斷

“隨所生所繫”。這是說第七識在三界中是何所繫屬,此第七識隨順第八識轉。“所生” 的生,有“趣”義。隨所生就是隨第八識所生之趣類。又這“所生”是指三界的有漏業所感召的第八異熟現識。謂此異熟果識生在那一趣中,這第七識亦隨著它系屬在那裡。譬如第八識生在欲界地的人中,這第七識也隨著系屬在人中。論雲: “任運恆緣自地藏識,執為內我,非他地故,若起彼地異熟藏識現在前者,名生彼地。染汙末那緣彼執“我”,即系屬彼,名彼所繫。”

“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這是明第七識的伏斷位次。此中說末那識,由三位伏斷:一是阿羅漢位,二是入滅盡定位,三是證出世道位。阿羅漢義總說三乘無學聖果。“滅定” 具名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俱舍論》說:有法能令心、心所滅,令心、心所不生(不動想念)名曰滅定。滅受想定就是滅此受、想二種心所。“受”是領納的享受,即人世間五欲享受。“想”是意識的分別計著,世間一切科學、哲學、宗教,主義學說,種種思想分別。學出世的人,雖不貪五欲享受,但分別計著特多,有了這兩種心理活動,就不能出輪迴了,故必先以定力滅此二心所。若有此二心所活動,則身心不能寂靜,若滅受想,則能寂靜。故修受想定的目的,即在求得智慧的寂靜。由修定得心自在,煩惱滅盡,必得阿羅漢道果。

“出世道” 者,道本是路,出世道是對世間道說的,即是三乘出世的無漏聖道,以無漏智親證真如理,就是真見道。小乘入初果,大乘初地,證此道已,我執即滅,末那即轉。

以上三種位名,阿羅漢位是無學果,若證此果,染魼末那的種子和現行會全部斷除,所以說阿羅漢無有。其次若在有學的位上,入滅盡定時,或於加行道後,證入出世道時,這末那的現行,暫由定道二種勢力而令伏滅,所以說滅定無有和出世道無有。何以滅定可以伏滅此末那識?因為滅定是出世道的等流法,極寂靜故。出世道中以根本智得真無我解,違害我執,所以說此識無有。後得智是真智等流,也害我執。由此而觀,諸有漏道,不能伏此染魼意識。此若永斷,即得平等性智現前。以上這三位所伏的是我執現行,所斷的是我執種現,所證的是無我真理,又都是以“我”為中心而立論的。

(作者法舫法師{1904-1951年},俗名王智,河北省井陘縣臺頭村人,他是“太虛大師座下第一弟子”,用現代語彙揭示佛法的內涵(明海大和尚語),兩度出國傳教,任首次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中國籍常務理事。原文來源《唯識史觀及其哲學·第二編》、《法舫文集·第二卷》。編輯程淑萍,井陘縣統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