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寒窗苦读,都是为了考取功名,而即使中举结果又是如何?

说到中举,那必然是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及的,那就是范进。说到这个人,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了,我们都知道范进中举后种种疯狂的行径。他的岳丈胡屠户由从前的对他不屑一顾迅速转变为阿谀奉承,而同县的“名流”也纷纷巴结,态度转变之快真是令人瞠目结舌。按科举制度的常规而论,中举确实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大步。中举一般代表着小富贵。

古人寒窗苦读,都是为了考取功名,而即使中举结果又是如何?

科举考试一般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参加童试,考中了,就叫“生员”,俗称“秀才”。第二个层次省里的乡试,秀才有资格参加,中试者叫“举人”(因此叫“中举”)。第三个层次是进京会试,举人有资格参加,中试者为贡士。最后一个层次是殿试,由皇帝再考一次,通过者为进士,分出一二三甲。科举有这么多层次,但一般来说,到了第二个层次,已经相当不错了。在各种记载中,凡是中了举的人,在当地的地位一般都不差。

古人寒窗苦读,都是为了考取功名,而即使中举结果又是如何?

这样的例子有许多。1935年7月的《良友》杂志刊登过一篇《成名以后》的讽刺小说,叙述主人公桂馨机缘巧合中举以后,“在生活方面显然有了大大的改变。如今在社会上是有身份有名望的人物了,……县城里一般绅士和有功名的人们都跟他交际起来,今天拜会,明天请客,忙得不亦乐乎”。近人丰子恺写过一篇《中举人》,回忆自己的父亲丰斛泉中举人后的一些情形。当时清朝已经快日落西山,丰斛泉中举的风光比过往要黯淡许多,但仍然有着无上的荣光。

古人寒窗苦读,都是为了考取功名,而即使中举结果又是如何?

比如,因为有“举人”这个功名,很多商铺愿意举人老爷罩着他们,免受欺侮,每年付给举人家酬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出官”。丰子恺家就有两家大商店托他们庇护,每年给他们一二百元。至于像举人的亲属,沾光的当然不少,“凡是同他(举人)并辈的亲族,都称老爷奶奶,下一辈的都称少爷小姐。利用这种地位作威作福的,颇不乏人”。丰子恺当时才四岁,作为嫡派的少爷,上街去的时候,“街上的人都起敬,糕店送我糕,果店送我果,总是满载而归”。这是丰子恺对自身经历的回忆性文字,可信度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古人寒窗苦读,都是为了考取功名,而即使中举结果又是如何?

然而,并非所有的举人都能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得到根本改观。与进士相比,他们进入官场的台阶还很不扎实。这里面有制度的原因。从明朝以后,一定要进士及第、进翰林院的这批人,才能当大官。举人以下就没有做大官的份。科举在此分成两层,下层是没法当大官;上层是也没有做小官的。比如说到像曾国藩的进士殿试,列三甲,只是同进士出身,然而进士散馆成绩好,获进翰林院,以后出来便做了几任学政主考,再后来就做侍郎,等于现在的副部长,一下就做大官了。至于考不上进士翰林的,无论你学问修养好,从政成绩好,总之没办法。

古人寒窗苦读,都是为了考取功名,而即使中举结果又是如何?

因此,在现实中,许多举人只能成为幕僚之类的小官,和县令、府尹一类的“朝廷命官”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即使中了举,也不见得就能有预想的那样风光。陆以湉的《冷庐杂识》记载,海宁的徐楚畹中举后,一直考不中进士,家里穷得叮当响,“以星命之学游历江湖三十年”。试想,一个举人,靠给人算命,在江湖混世三十年,其穷困潦倒的程度可想而知。

古人寒窗苦读,都是为了考取功名,而即使中举结果又是如何?

与此类似的还有嘉庆、道光年间负有盛誉的包世臣,他经过六次艰难的考试,才成了举人,继之再屡败屡战,参加了十三次会试,不幸都名落孙山,进士这个坎始终爬不过去。直到六十一岁,进入老年,他才决意不再参加考试。包世臣中举后的岁月里,当幕僚、作师爷,长年累月在全国东西南北奔波。这段漫长的游荡岁月,展现的只是一个举人疲于奔命的辛酸和痛苦,中举后的威风是一点找寻不到的。

古人寒窗苦读,都是为了考取功名,而即使中举结果又是如何?

一旦中举,即意气风发,生活大变,是历史事实。但现实中,中举后困于尘世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群人同样不应该被历史学家、文学家所忽略,他们是历史链条中叫人叹息的一小节。又有谁会记得一个士子曾经的悲怆和心酸呢。最后,真是想为这些人反问一句,寒窗苦读十年,即使中举又如何呢?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