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早發現恐龍的?

機遇雲集


有這麼一句話,說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其實發現也都是給有準備的頭腦的。如果你的頭腦沒有準備,看見了也不會發現。


其實恐龍化石廣泛地存在在地球上,古代人早就看見了,但他們不知道那是什麼,也就談不上發現。比如西方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但他們不知道那是什麼,甚至認為那是“巨人的遺骸”。而我們中國人也早就採集到地下大型古動物化石,而且把它們入藥了,叫作“龍骨”。

歷史上“發現”了恐龍的人不是很有名,在科學上地位也不高。這很容易理解,因為他們“發現”恐龍,是在當時“化石熱”的時代大背景下產生的,當時科學發展到那一步,對古動物化石有了很多科學認識了,也就是說,人們的頭腦已經準備好了,“發現”恐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是那個人“發現”,就是這個人“發現”,是必然的。

“化石”這個詞是16世紀一個叫阿格里科拉的德國人創造的,原意不過是“地下采掘物”的意思。1691年,英國一個叫約翰-賴依的博物學家提出,化石都是在很久以前生活著的那些動物的遺留。而19世紀初期,西方研究化石成了很熱鬧的學問。達爾文啊,居維葉啊,都是那個時代的人物。

好了,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現”恐龍還有什麼難度嗎?機遇是降臨在一對小人物身上。在英國南部,有一人名叫曼特爾的鄉村醫生,在“化石熱”的潮流下也喜歡採集化石,他的夫人也受了他的影響。1822年3月的一天,曼特爾先生和妻子一同出診的時候,他的妻子在修路的工地上發現了一些奇特的牙齒化石。這些牙齒化石是如此之大,如此奇特,讓夫婦二人都驚奇不已。

曼特爾帶著這些化石請當時最著名的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鑑定,居維葉卻輕描淡寫地認為,骨骼是河馬的,年代不會太古老。

曼特爾並不信服居維葉的鑑定,他仍然四處去查詢、對比標本,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發現,這些牙齒化石和鬣蜥的牙齒非常相似!於曼特爾認為,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與鬣蜥同類、但是已經絕滅了的古代爬行動物。它的中文名稱後來被譯為禽龍。

禽龍生活場景想象圖

此後,又有大量的各種恐龍化石在各地被髮掘出來。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歐文兩個詞根的拉丁文給它創造了名稱,前面的詞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後面的詞根意思就是“蜥蜴”。從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這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我們中國人給它翻譯成“恐龍”。




洪良


一位名叫吉登恩·曼特爾的英國人,於1822年在其妻子的幫助下發現了恐龍化石,被譽為第一位恐龍化石的研究者。


吉登恩·曼特爾是英國的一名鄉村醫生,居住在英國蘇塞克斯郡劉易斯。32歲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古生物化石牙齒,他給這種古生物命名為“Iguanodon”,於1825年正式發表。

我國首次使用這個名稱時,譯為“禽龍”。

簡單回答,祝好!


地理愛好者


其實在中國的戰國時期就發現了恐龍化石,之後的時代也有發現化石的記載。但真正發現並記載研究的是英國人吉登恩·曼特爾。

為什麼這樣就呢? 當時他的妻子瑪麗發現了幾顆巨大的牙齒,於是給了他。而曼特爾是一位醫生,經常收集各種礦石,化石。並在家中建起了一座小型地質博物館。得到這幾顆牙齒後,他不能鑑別這是什麼,於是他去請教了法國古生物學家居維葉和英國的巴克蘭。但是這兩位權威學家給出的答案他不認同,他繼續尋找和研究。



終於在1982年,他在倫敦的一家博物館了一隻現在蜥蜴的標本,發現這個化石牙齒很除大小外,非常像蜥蜴的。得到了啟示的曼特爾繼續研究,就在這一年,他公開發表了他的研究,並給這種生物取了拉丁名“Iguanodon”。


而“恐龍”這一詞是日本提出來的,按字面意思解釋為: 恐怖的蜥蜴。因些中文就為“恐龍”。


網絡事紀


吉登恩·曼特爾,英國的一名鄉村醫生,居住在英格蘭蘇塞克斯郡劉易斯,於1882年在其妻子的幫助下發現了一些古生物化石牙齒,他給這種古生物命名為“Iguanodon”,於1825年正式發表。被譽為研究恐龍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