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一个多月前,此人跳海自杀,生前却吓坏满清大臣

利物浦,一座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港口城市。作为英格兰几大核心城市之一,历史上这里与中国的贸易源远流长,市区内就有一座很古老的中国城。不少侨胞去世后未能叶落归根,也就安葬在利物浦墓园。而其中有一个人比较特殊,他虽然是跳海自杀,生前却吓坏满清大臣,此人是谁呢?这还得从几件震动清朝的几件大事儿说起。

在辛亥革命之前,为了救亡图存,推翻满清的统治,同盟会的许多爱国志士都义无反顾。有些选择了起义,比如黄兴;有些选择了曲线救国,比如蒋作宾;还有一些人则直接选择了暗杀,比如早期的汪精卫。

辛亥革命一个多月前,此人跳海自杀,生前却吓坏满清大臣

汪精卫一生干过最光彩的事儿就是1910年暗杀摄政王载沣了。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可是这事儿当时为他扬名不少。事后化验炸药后,清政府发现了一件事儿,原来这炸药是外国货,哪来的呢?英国。

给汪精卫提供炸药的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个自杀的志士,此人名叫杨笃生。

杨笃生是湖南长沙人,近代史上无湘不成军。虽然小时候聪慧异常,15岁就考中了秀才,25岁考中了举人还做了县令,可是杨笃生一心救亡图存,丝毫不为个人名利。怎么办呢?他首先想到了革新。

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时候,杨笃生是湖南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报纸上积极发表刊物,呼吁变法图强,可结果戊戌政变,化为泡影。幸亏杨笃生藏到了乡下,这才幸免于难。此后看到唐才常这些自立军爱国志士又遭杀害,甲午战争清军贪生怕死一败涂地,杨笃生算是看清楚了,只有革命,推翻满清才是正途。于是乎,他就到了日本。

辛亥革命一个多月前,此人跳海自杀,生前却吓坏满清大臣

当年东渡日本留学的革命志士那么多,何以杨笃生会让清朝心惊胆战呢?说起来也很有传奇色彩,在读书办革命刊物的同时,杨笃生还醉心于一项研究,什么呢?那就是研制炸弹。

杨笃生在日本的时候,研制成功了十多种炸药,期间还被炸伤过一只眼睛。陈独秀、黄兴等人制造炸弹都是跟他学的,所以杨笃生堪称同盟会造炸弹的鼻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过炸弹暗杀,可哪一件暗杀大案都少不了杨笃生的身影。

当年吴樾刺杀五大臣,用的就是杨笃生制造的炸弹。原本吴樾不至于牺牲,可是因为杨笃生制造的炸弹没有电动开关,一时又买不到这种有开关的,仓促行事发生意外这才功败垂成。后来汪精卫等人刺杀载沣,也是杨笃生提供的炸药。

起初回国的时候,杨笃生曾计划在颐和园用炸弹刺杀慈禧和一些重臣,只因为防守严密未能得手。之后成立北方暗杀团,杨笃生还是团长。

辛亥革命一个多月前,此人跳海自杀,生前却吓坏满清大臣

这样看来,杨笃生也是视死如归,不畏生死的,何以会跳海自杀呢?说起来也是个人悲剧。

辛亥革命之前,同盟会多次起义都以失败告终,杨笃生虽然打入清朝内部,营救了不少被捕志士,可始终看不到希望。后来被留欧学生监督蒯光典聘为秘书到了利物浦。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杨笃生又急又恨,以致旧病复发,痛苦难忍。联想到一生努力,希望渺茫,这才选择了自杀。

赴死前,杨笃生寄给黄兴100英镑,作为革命经费,剩下三十英镑转寄其老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最终在1911年8月5日自尽,可戏剧性的是,一个多月后,也就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就爆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