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自創「屎殼郎體」書法被追捧,到底是真好還是名人效應?

國學大師範曾對儒家研究頗深,他擅長詩詞書法,是一個對中華傳統文化喜歡並且有研究的人,他從小就開始學習畫畫,在作畫方面也是頗有建樹的。如今他創造的“屎殼郎體”書法被追捧,到底是真的好看還是名人效應呢?

範曾自創“屎殼郎體”書法被追捧,到底是真好還是名人效應?

首先範曾的人品一直被人們質疑,曾經他畫過一幅畫,畫的內容是一個洋人和一條狗,狗頭上面寫著他恩師的名字,他這是為了諷刺他的恩師——黃永玉,黃永玉是範曾的老師,是他的長輩,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要敬重老師的傳統,他這樣侮辱黃永玉是違背中華傳統美德的,於是很多人覺得他品行有問題。

範曾自創“屎殼郎體”書法被追捧,到底是真好還是名人效應?

對於他還不顧和沈從文的舊情,舉報沈從文,之前沈從文一直對他十分真誠,沒想到會被他告發,隨後沈從文與他不再交好。他的行為都不像一個正人君子,人們都對他無好感,所以大家對他的作品也不看好,之後他為黃繼光紀念館題字也被網友吐槽這是對英雄的不尊重。但其實他的作品還是很不錯,很有價值的。

範曾自創“屎殼郎體”書法被追捧,到底是真好還是名人效應?

此後,他自創了一個書法字體——“屎殼郎體”,這個字體被很多人追捧,但其實也有很多書法家認為該字體不合適,由此分為了兩個派別。支持這個字體的人們覺得這是一種創新,可以忽略範曾的人品,只欣賞這個字體的藝術價值,這是一種藝術的突破,為我們後來人提供了很好的典範。但是不支持的人覺得該書法體太讓人難以接受,沒有一點美感。並且他們堅持範曾的人品都令人髮指,心胸狹窄,忘恩負義,所以大家堅持他的作品也不會令人滿意。

範曾自創“屎殼郎體”書法被追捧,到底是真好還是名人效應?

值得一說的是,在市面上範曾的書法還是被賣到了很好的價錢,而且市場上所需要的也很多,有人說這主要是因為範曾的名氣已經打出去了,所以有些人還是會買來放到家裡收藏以獲取更多的價值,這只是人們因為人們不追求字體的美,只是看重字的主人的名字而已。但是對於藝術也不能太過情緒化,也不能單純的“名人效應”,需要公正的評價,之前書法學者李敖很公正的評價範曾的字太過平常化了,寫的有點“做作”,所以說他的字還不是太精湛的。

大家有什麼想法想和微拍號小編分享嗎?可以留言說出來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