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11000列 通達歐洲15個國家44城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1000列 通达欧洲15个国家44城

圖文中歐班列(重慶)發車(資料圖)。 劉賢 攝

中新網重慶10月16日電 (記者 劉賢)16日在重慶舉行的中歐班列建設現場會暨專題協調會上,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說,截至目前,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11000列,運行線路65條,通達歐洲15個國家的44個城市。

中歐班列的開行,最早是因為地處中國西部內陸的重慶要將當地製造的IT貨運到歐洲。作為連通中國與歐洲的陸上通道,它為國際貿易提供了傳統海運和昂貴空運之外的全新物流方案。成都、鄭州、義烏等中國城市也開通了當地到歐洲的中歐班列。

“我們2017年產值697億元人民幣。百分之二三十的貨物通過中歐班列(重慶)運到歐洲。”廣達重慶製造城相關負責人湯庭傑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重慶工廠生產惠普、華碩、宏碁、谷歌等臺灣廣達客戶的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中歐班列(重慶)開通後方便很多。它比船運時間短三分之二、比空運運費低七成。

除穩定的去程貨外,回程貨源(歐洲到中國)也日益拓展。

據重慶市副市長劉桂平介紹,中歐班列(重慶)貨源由主要運輸重慶的電子智能終端產品拓展到汽車整車及零配件、機械產品、咖啡豆、工業用品和日用品等商品。由於貨源增加,2018年1至9月中歐班列(重慶)的去回程比例為1.15:1。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累計運送貨物92萬標箱。寧吉喆說,中歐班列的開通,強化了亞歐大陸的陸路聯繫,推動了中國開放空間從沿海向內陸延伸、由東向西拓展,成為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推動力,也為國際產能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他強調,中歐班列已經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要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建立以質量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將中歐班列品牌打造成“一帶一路”建設名副其實的“金字招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