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九(清淨圓通)

明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九(清淨圓通)

天剛矇矇亮就洗漱登程了。目的地是位於湖北省麻城縣境五腦山的一座古老的道觀——鬥姥觀。家人早準備好了香蠟紙馬及供品,意在祈求平安。我卻是為了尋幽攬勝,考察中國的傳統道教文化,沐浴大自然的無限風光。

明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九(清淨圓通)

車子穿過市區霓虹燈的繁華,駛入幽靜深邃的山間小路。天尚未完全亮,車燈前方時而云霧繚繞,時而濃廕庇天,時而削峰撲面,時而飛瀑流珠。這是去五腦山唯一的一條途徑 ,雖鋪成水泥路面,依然依山勢逶迤綿延,繞壑纏峰盤陀向前,疑似無路卻又曲徑通幽。一路的早春景色盡收眼底,且不說滿山的奼紫嫣紅,色彩斑斕,且不說這滿目的層巒疊嶂,氤氤氳氳,且不說早起鳥兒歡快的清唱,單這一份靜謐就會讓你陶醉而塵緣盡去。說是靜謐是沒有城市的喧囂,幾乎看不到人為的痕跡,一切都是大自然在任意揮灑,隨意塗抹,任意變幻。雖靜謐也 充滿著生機,松濤陣陣,溪水潺潺,流雲如瀑,山谷中的風那樣清涼而凜冽,沒有親臨其境的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想象出那份陶然與愜意。置身其中,真有“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空靈與淡遠 。

明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九(清淨圓通)

車子一路前行,轉過山坳一座山門赫然出現在眼前。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幻化出真實的景象!與絕大多數寺院道觀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到跟前不見素顏。整座道觀隱映在群上之中,“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聲”。松柏掩映,飛瀑流泉。拾級而上是一道道牌坊,上面的雕刻古樸圓潤,一座座古亭如傘蓋數千年來在沐風櫛雨靜觀著世事滄桑。步入鬥姥觀正殿,是三間三進的木石灰瓦結構的建築,廊柱上鐫刻著古人題寫的對聯,如“日月星光照遠大,天人地造化神奇” 之類,意境悠遠,字體蒼勁。彰顯著人們對大自然的鐘情與對美好的嚮往。更有一些古今文人墨客書寫的匾額懸掛在大殿中,訴說著道觀的香火豐隆與悠深的文化底蘊。大殿門額正上方懸掛著“敕建”字樣的匾額,顯示出它的尊貴與神秘。供奉的菩薩法身自不必說,僅大殿四周的碑刻足可以看出昔日的不凡氣象。但令人奇怪的是名為“鬥姥觀”卻供奉的是天帝與財神藥王的泥塑。大殿後面是娘娘殿,供奉著數不清的娘娘。大殿右側是新建成的觀音殿,左側則是道士們起居的地方,在一間不大的神堂裡供奉著歷代觀主的畫像。整個道觀建築雖不恢弘卻也有一份古韻,依山而建,九曲迴廊,深邃幽靜,別有洞天。廊柱橫樑斗拱雕簷,還有很多的壁畫,仿製皇家格局,細看才發現繪畫的是《封神演義》裡的故事,諸如《萬仙陣》《誅仙陣》之類場面。道觀裡整日香菸繚繞,鐘磬縈迴,誦經聲彌。善男信女絡繹不絕,虔誠拜謁祈求平安。或許是求得一份心靈的慰藉吧。

明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九(清淨圓通)

女人們在神龕前正襟危坐,聆聽道士的祈福與誦經。我遊歷過道觀後與觀主攀談。從碑刻上我已經知道是一位張姓的道士在此開山。觀主也如是說。當我問及始於何年時,觀主一臉迷茫,說無所考,大概有幾千年吧。該道觀現存的最早碑刻上寫著嘉慶十年重修 ,就是說至少早於嘉慶年間。可從道觀的建築風格及殘存的瓦當、石材雕刻上明顯看出呈現宋代的風格與痕跡。據此可以推斷出該道觀應該始建於宋代。而觀主卻不知道。

明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九(清淨圓通)

道觀現有十幾位道士,可收入不菲!年平均收取的善款有百萬到幾百萬之巨!當我問起這筆款項作何用途時,觀主笑著說,當然是用於道觀的維修與養護。 我便不再言語,這真的值得令人深思!

明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九(清淨圓通)

不管怎麼說吧,人們總是嚮往未來嚮往美好。花錢買一份心裡的安寧應該也是值得的吧。

風景天下不盡同,情懷各自有千秋。“五嶽歸來不看山”,這話看來也並不十分正確。五嶽當然有五嶽的雄渾五嶽的無限風光。可用心處處處皆是景色,介子雖小可以藏須彌,心只盈握可以納天下。心中有景色景色無處不在,只在著眼處是也。

明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九(清淨圓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