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我在基层做信访

在大家看来,信访工作很苦很累,难度很大,但对信访工作人员而言,他们通过处理群众信访事项,把“理解”二字贯穿始终;在接待来访者中,把“真诚”二字永恒坚守。依靠理解和真诚,让信访群众的疑难问题“柳暗花明”,使改革产生的新矛盾“迎刃而解”!

今天,“我在基层做信访”栏目将继续向大家推荐我们的基层信访人员,记录了信访工作人员的点点滴滴。

「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我们一起来回顾

「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计爱民

2008年由顺义区杨镇镇政府农业科调到镇信访办工作,任信访办科员,主要负责接待来访群众及办理信访案件。

杨镇位于顺义区潮白河以东九镇中心,是北京市42个重点镇之一。镇域面积96平方公里,占顺义区域面积十分之一,是顺义区最大的镇。耕地7.5万亩,辖42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5.57万人,流动人口1.78万人。由于镇域面积大人口多,每年的信访件也相对较多,工作量随之增加。如何处理好群众的来信来访,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信访部门的首要任务和职责。

信访,顾名思义就是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看似平凡,但却职责神圣。基层的信访工作,没有轰轰烈烈,日常小事占多数,但对于每个信访人来说却是大事,信访部门都要认真对待,积极协调解决。计爱民从2008年至今都在从事信访工作。回顾这十个春秋的信访工作,计爱民处理过的好多事情都历历在目。

2017年6月,杨镇于庄村村民李某到镇信访办反映由于村内道路施工时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导致其女儿的轿车在夜间行驶至施工道路时右侧车门以下损坏,在和施工方协商理赔未果的情况下来到镇信访办寻求帮助协调解决。

计爱民接待了李某后亲自到现场调查核实,经查来访人反映的情况属实。随后他直接到村委会,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找到施工方的负责人,帮助协调赔偿一事。

「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当时施工方表示其是给村委会维修道路,应该由村委会承担车辆维修费用,不同意支付李某女儿的修车费用。计爱民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并向公路部门咨询,施工方在施工期间应该在安全距离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随后计爱民带着相关法律法规又据理力争地同施工方进行当面协商,施工方也认可了其未在安全距离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是违反相关规定的,并同意赔偿修车费用。计爱民又向车辆的4S店维修部了解修车所需具体费用后,协调镇公路管理站、于庄村委会及施工方解决车辆损坏赔偿一事。经施工方与李某达成共识,由李家将车辆开到4S店进行维修,所有维修费用由施工方承担。车辆修好后,李某亲自来到镇信访办,专程对工作人员计爱民表示感谢!

「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信访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信访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才能真正深入到群众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问题处理好。

今年3月的一天,一名中年男子来到镇政府说要找领导反映问题,计爱民将他带到信访办了解情况,经过详细了解得知,此人姓鲜,原为杨镇某工厂劳务派遣工人,鲜某称其在工厂工作期间用人单位拖欠其14天工资,共计1400元。

「我在基层做信访」顺义杨镇计爱民 爱心是温暖的阳光

了解完情况后,计爱民并没有直接协调鲜某到劳动部门反映问题,而是直接与镇工业区办公室及工厂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核实情况,工厂称已将鲜某的佣金交付给劳务派遣公司,其应向当时的劳务派遣公司讨要拖欠的工资。当天下午计爱民又联系到劳务派遣公司核实鲜某的工作记录,经核实发现劳务公司发放了鲜某2017年11至12月两个月的佣金,其所讨要的2018年1月份的14天工资并没有记录。随后,计爱民协调工厂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和劳务派遣公司共同来到杨镇信访办核实鲜某1月份的劳务记录,发现由于当值带班班长未及时上报鲜某1月份的工作记录,导致其14天的工资未能按时发放。经计爱民协调劳务派遣公司当场决定,在现场将所欠的14天工资当时发放给鲜某。当鲜某接过拖欠的1400元工资时,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对计爱民连声道谢。

十年来,尽管感受着基层信访工作的苦和累,但更多的问题解决后的欣慰。看着一件件信访问题得以化解,看着一触即发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看着悬而未决的难题迎刃而解,计爱民从这苦涩的工作中体验到了生活的充实与快乐!风雨过后是彩虹,他坚信,只要能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受点苦头,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