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說金融行業都是騙子?

中國目前的很多金融從業人員在前30年美好的金融暴利時代裡,一個個都掛上了專家、大師的名頭,儘管本身並沒有什麼真本事(賺錢主要依靠傍著中國整體經濟高速發展這個大款),但市場和媒體的吹捧早就讓他們忘了自己是誰,完全沉浸在各種光環帶來的幸福時光裡,對符合中國商業市場的金融專業技術研發更是從不關心和從不理睬~現在,面對從2016年開始的中國未來越來越嚴酷的經濟寒冬,這些金融專家真面目和真本事終於全線顯露出來(數據是從來不會騙人的)~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由其註冊、備案的11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400只基金的(2016)年報數據,截止去年年底基金管理的資產合計86104.91億元,合計虧損-1718.54億元。也就是說,去年投資了基金希望獲利的“投資人”,在得到中國最專業和最高收入的金融專家-基金經理的傾力協助後,竟然全部虧損,收益還不如自己放在銀行的存款高(保值)。據統計,2016年全國在證監會備案的共計1470名基金經理平均每人為客戶造成的虧損達到1.17億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即使造成了如此巨大的虧損,按照合同,平均每個基金經理仍舊在2016年獲得了超過3400萬元的管理費收入,創造了中國所有行業中人均收入最高的記錄~我相信,隨著2017年中國實體經濟基本面的繼續惡化,這種恐怖的局面還將更加恐怖~幾千年來的歷史規律告訴我們,混跡(商業、金融)江湖最終還是需要靠真本事的,在江湖形成前期靠命好、忽悠、膽大、拉媒體、湊資源就能稱霸一方的時代在江湖成型後一定會一去不復返了。中國的商業、金融江湖未來肯定會越來越成型,而江湖裡的競爭也將會越來越激烈(商場就是戰場),如果你真的想學會真本事,進而在中國的商業江湖上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唯一的原則就是認真學習和修煉金融的真本事~別再被哪些金融專家或金融大師忽悠了,能夠賺錢、省錢,真的學會錢生錢的本事才是硬道理(摘自普華商學院公眾號)



以上摘自普華商學院公眾號,並不代表本人觀點。
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人馬上刪除。
如有異議本人不參與辯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