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科看空樓市,到大佬紛紛撤離,原因從何而來?

相信萬科的看空是通過萬科收集的行業數據得出來的,不是個人或者某個組織拍腦袋式的炒作,而是代表著專業性的意見。

從萬科看空樓市,到大佬紛紛撤離,原因從何而來?

其實看空也好,唱空也好,樓市不是一個公司能夠左右的了的,即使萬科也不例外。萬科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不是過3%左右,沒有非常準確的數字,但肯定就是這個數量級,這個份額想對樓市進行操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萬科是根據市場的數據,比大部分公司提前預測到了樓市的風險,提前進行了佈局,並且沒有對同行進行隱瞞。今年樓市確實不好,這根萬科放出什麼話毫不相干,只能說明萬科對市場的預測非常準確,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

在當下大數據行業越來越成熟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數據來分析一個行業的走勢並不難。難的是當斷則斷的勇氣,而市場的危機到底是來自於政策的調控還是未來市場真正的走向,見仁見智。

現在地產企業都不好過,從他們的透露出的各種聲音都能看到對前景的不確定。居者有其屋不會是他們考慮的問題,不賺錢當然就會加速逃離,直至政策利好。

對於現在的恐慌狀態和市場本身來看,未來央媽繼續放水,在某個時間段助推市場也不是沒可能。隨著人口的老齡化,人力成本的提高,低端勞動人口越來越少,人們對於住房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市場還是有的,雖然我們號稱現在的房子至少夠16億人居住,但是真正能滿足居住要求的又有多少呢?而且這個“要求”是聯排還是筒子樓呢?

房地產推動了近20年的經濟發展,經濟要轉型也不是一兩天可以完成的。他們的看空未必是對於價格的漲落,也可能是看到國家做經濟轉型的決心。房價不但是綁架了年輕人的夢想,同時也捆綁了地方經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下一個支柱行業出來之前,也只能在高房價下目瞪口呆。


分享到:


相關文章: